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件事情(2/2)
于青单膝跪地,双手将暗卫令高高举过头顶。
“头儿,你放心!”
“于青在,北平在!”
“若有半分差池,提头来见!”
……
次日,天色蒙蒙亮。
雄浑的号角声划破了北平城清晨的宁静。
城门大开,吊桥放下。
整肃一新的大军,缓缓涌出城门。
士兵们身着崭新的军服,手持擦得锃亮的兵刃。
短短数日,这支三千人的军队仿佛脱胎换骨。
道路两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
他们看着这支威武雄壮的军队,眼中充满了敬畏。
不为别的,他们是真心觉得江澈好,之前北平打仗的时候。
可以说老百姓们过的根本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但自从朱棣进入应天府,江澈负责管理北平后,很快就让北平城的人过上了吃饱穿暖的日子。
江澈一身玄甲,骑在神骏的黑马之上,行在队伍的最前方。
当整个大军即将完全出城之际。
他勒住了马缰,若有所感,回头望向高耸的城楼。
几道身影静静伫立,为首的,正是于青。
他同样穿着一身甲胄,身姿笔挺如枪,正遥遥望着大军远去的方向。
在他身后,是柳雪柔、郭灵秀、林青雨三女。
徐大牛和曾琴也都在,她们的脸上带着担忧,也带着期盼。
隔着遥远的距离,江澈的目光与于青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彼此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含义。
那是信任,是托付,是心照不宣的约定。
——前线,交给我。
——后方,交给你。
江澈嘴角微微上扬,随即猛地一拉缰绳,调转马头。
“出发!”
他再也没有回头,只留给北平城一个坚毅的背影。
战马嘶鸣,铁蹄踏碎晨光,向着无垠的北方草原,滚滚而去。
………
与此同时,应天府,皇宫深处。
北平城的八百里加急军报,摆在朱棣的御案上。
朱棣端坐不动,面沉如水。
他身前,三子朱高燧正唾沫横飞,言语间满是愤慨。
“父皇,这江澈……胆子未免太大了!”
“圣旨未下,兵符未调,他竟敢擅自带兵出征,这与谋反何异!”
朱高燧说得慷慨激昂,眼角余光却不住瞟向朱棣的脸色。
他要的就是火上浇油。
江澈如今风头太盛,压得他们这些皇子都快喘不过气了。
朱棣不言,只是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朱高燧的心坎上,让他后面的话越来越没底气。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父皇!”
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几乎是并肩闯了进来。
“儿臣也收到了消息,江澈他带兵北上了?”
朱高煦性子最急,抢先开口。
他一把抢过朱高燧手中的军报,草草一扫,双目圆瞪。
“三千人?!”
“他疯了吗?区区三千人也敢出塞!这是去给鞑子送人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