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一家国营企业的伟大崛起 > 第137章 投产

第137章 投产(2/2)

目录

很快,几家日本厂商就跟几个地方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敲定了共同建立液晶显示屏生产线的计划。

但是与北华等地方政府的喜笑颜开相比,红旗电子一边则忧心忡忡。

因为,液晶显示屏的衰退期再次降临。

这一次,红旗电子没有像收购当代电子时那么幸运,正好赶上价格上升期。

B1投产的时候,17英寸屏幕的价格已经从顶峰的300美元每片降到了150美元每片,价格已经腰斩。

液晶显示屏幕的价格存在着“液晶周期”的产业规律。

不断上涨的价格一定会吸引其他厂商加入这个行业,就比如红旗电子。

但是新厂商的加入会导致全球液晶面板的供给增加,使得价格下降。而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厂商们亏损,慢慢地就有企业扛不住亏损而倒闭。

而有企业倒闭就会使得全球液晶面板的供给减少,使得价格又开始上涨。不断上涨的价格又会吸引新的厂商加入……从而周而复始。

于是,液晶面板的价格就呈现出上涨、下降、上涨这样波浪式的循环。

五月份,17英寸屏幕的价格再次下降到140美元每片,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B1是红旗电子首次建线,虽然说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但是B1的良品率只有70%,相比国外厂商90%以上的良品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良品率不高必然会影响到单块面板的成本。

同样的一批原材料,所购买这批原材料的成本相同,但是这批原材料外国厂商做出来的产品就有90%的合格,红旗电子做出来的产品只有70%合格,那么红旗电子的单个产品成本肯定要高于其他厂商。

而产品售价这个时候还在不断下跌。

五代线很快就陷入了亏损。

刚一投产就亏损,红旗电子内外一片担忧的声音。

“自己建线太过冒险”的声音再次在公司内部出现。

五月份的高层会议上,有人对这么着急自己建线提出了疑问。话虽然说得很保守,但是王洛宾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他看着

王洛宾叹了口气。

“我明白你们的担忧,但是你们稍微研究一下这个行业的历史,你们就会知道这是正常的。韩国三颗星集团从1990年到1997年连续亏损七年,每年平均亏损一亿美元。但是即便如此,在金融海啸发生之后,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建线扩张,这才有了他们今天的霸主地位。GL集团也是如此,他们从1987年到1994年连续亏损了八年,每年平均亏损5300万美元。但是他们也同样选择扩张。今天的他们已经占有全球16%的份额了。液晶显示行业是个很残酷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你不排在前三,你的命运就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我们除了自主建线、持续扩张以外,没有其他路可走。至于亏损,不过是这条路上必经的挫折。一点点的风浪你们就吓成这个样子,觉得前途无望,我们还怎么成为国际一流的企业?”

王洛宾的一番话暂时压制住了公司内部质疑的声音,但是他还不知道,他口中的一点点亏损,将会是33亿人民币。

公司内部的质疑好解决,外部的则并非如此。

看到红旗电子的五代线一投产就亏损,各家银行脸色并不好看。

红旗电子一个月召开一次银行沟通会,反复解释,试图安抚银行的情绪。跟银行沟通的工作交给了陈天顺。

九月份的时候,五代线的亏损没有丝毫止住的迹象,银行沟通会上,除了国开行以外各家代表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而王洛宾还想从银行再进行贷款。

因为B1当时完工的有些仓促,导致北华五代线没有建立自己的彩膜工序。彩膜是液晶显示屏的重要部分,如果依赖其他厂商供应,不利于降低成本。

所以,王洛宾想要从银行贷款建立自己的彩膜工序,来降低生产成本。

陈天顺站在台上反复解释亏损的原因,还说这种亏损在行业内是正常现象,并说这种衰退不可能一直持续,价格迟早会上涨。

但是陈天顺的话语在冰冷的亏损数字面前毫无说服力。

各家银行担心的只有红旗电子还有没有能力偿还贷款和利息。

一位银行代表开口问道:“陈总,你的意思我们都明白,但是你说的价格迟早会上涨,到底是什么时间?你能不能保证?这些还都是未知数啊。”

“是啊,你们现在每月是上亿上亿的亏损。你们王总还想跟我们借钱。我们……确实有些为难啊。”

银行代表们的话其实说得已经非常克制了,如果不是国开行在场,他们的话可能会更直白一些。

虽然陈天顺也知道价格下降迟早会结束,但是他根本无法做出保证,更加无法给出明确的时间。

他只好反复解释产业规律,拿国外的企业举例子,希望各家银行对他们多一点耐心,也多一点信心。

但是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恰好是最没信心的,他们都是望风而动,见风就逃的。你情况越好,他们越想贷款给你。在你最没钱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却往往捏紧钱袋子。

10月份,一家银行率先下调了红旗电子的信用等级,将原来的良好下调为次级,即存在重大风险。

多家银行纷纷跟进,下调了红旗电子的信用等级。

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哪怕是只有一家企业下调评级,那么都不会再有一家银行愿意贷款给这家公司。

关键时候,国开行再次出手,死咬等级评定,绝不下调红旗电子的信用等级。

红旗电子在其他的银行寻贷无门,只好再次找到了国开行。

谷行长马上再次为红旗电子安排了一笔“软贷款”。

所谓软贷款,就是银行把钱贷给投资机构,再由这个投资机构转贷给红旗电子。

拿到国开行的软贷款之后,红旗电子终于补建了B1的彩膜工序。

但是,虽然北华五代线建立了自己的彩膜工序,也降低了成本,然而亏损并没有就此止住。

年底的时候,红旗电子对外公布了财报,B1全年亏损16亿人民币。

一时间,红旗电子再次陷入危机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