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去市里(2/2)
“记住,我们这次去市里,不是去乞讨,不是去要饭。我们是送一份天大的政绩给他们!所以,我们的姿态要高,方案要无懈可击!”
“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好,开工!”
……
市府大楼。
曲元明一行人在经过严格的登记后,才被允许驶入。
通过县里办公室的关系,他们总算约到了陈副市长下午三点后的半个小时。
会客室。
曲元明靠在沙发上。
下午三点十五分,一个秘书才推门进来。
“陈市长有空了,你跟我来吧。”
办公室。
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
他正在批阅文件,头也没抬。
“陈市长,江安县的同志到了。”
秘书轻声说。
“嗯,让他坐吧。”陈副市长依旧没有抬头。
曲元明心里冷笑一声。
足足过了五分钟,陈副市长才放下笔。
“江安县的?什么事,说吧。我只有二十分钟。”
曲元明将那份报告和摘要,递到陈副市长的桌上。
“陈市长,我是江安县的曲元明。这次来,是想向您汇报一下我们县关于红岩乡跨流域引水工程的一个初步构想。”
陈副市长连报告都没碰一下。
“红岩乡引水?我有点印象,去年你们不是报过一个方案吗?投资太大,技术不成熟,被发改委打回去了嘛。怎么,换个名字又报上来了?”
又来了。
陈平心里有些烦躁。
这些
“小曲同志啊。”
“你们的心情我理解,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是好的。但是,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要量力而行。”
“这个项目,我看了去年的报告。总投资估算要七八个亿?你们江安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就算市里给你们配套一部分,省里再支持一部分,剩下的缺口拿什么来补?卖地吗?你们江安县的地,卖给谁?”
“再说说技术。什么高落差长距离压力输水,听着是很高大上。可这玩意儿,全省有成功案例吗?全国呢?万一管道爆了,水淹了下游的村庄,这个责任谁来负?你吗?”
曲元明依旧平静。
“陈市长,您刚才提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切中了要害。坦白说,如果只从纯粹的经济和技术角度看,这个项目确实风险巨大,近乎天方夜谭。”
“但是……”
“如果,我们换一个维度看问题呢?”
陈平来了兴趣。
“陈市长,您知道,我们为什么敢在去年方案被否的情况下,还来找您吗?”
曲元明按下了手里的PPT遥控器。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趴在泥坑边,吮吸着那泥水。
“这是红岩乡,我们上周刚拍的。”
“每年旱季,那里的人和牲畜,就靠这样的水坑活命。您刚才说的风险,我们都怕。但是,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风险,是活不下去。”
他切换了下一页PPT。
“当然,光靠情怀做不成事。我们这次来,带了解决方案。”
“资金问题。您说的对,七八个亿,掏空江安县也拿不出来。但我们新的方案,是分期建设,滚动开发。一期工程,只需要1.2个亿,就能解决核心区域的饮水问题。而且,我们已经和省农投集团的几位朋友接触过,他们对这个项目背后的生态农业开发部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