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再遇故人(2/2)
又寒暄了几句,那商人走了两个精致的香囊,说是带给家中的女儿,便告辞离去。
待他走远,一直在旁默不作声的裴九肆走了过来,眼神幽深。
“他倒是说了句实话,办证管理本是好事,怕的是借此敛财,坏了规矩。”
夕若点头,目光扫过熙熙攘攘的市集。
“看来,这黑石关乃至整个边市的弊病,已深入骨髓。刘镇守及其党羽,不仅纵容外族势力勒索,自身更是利用职权,将朝廷设立的合理管理制度,扭曲成了敛财的工具。上行下效,才会如此乌烟瘴气。”
她看向裴九肆,“我们要建立的,不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繁荣边市,而是一个真正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公平交易、商贾乐业的边市,像那样的诚信商人,才是边市繁荣的基石,而非那些蛀虫。”
裴九肆颔首,冷声道,“不错。他们的罪状,又添了一条。待我们查清所有脉络,便是将这些蛀虫连根拔起,重塑边市规矩之时。”
两人站在摊位后,夕若整理着摊上的绣品。
回到“归乡居”客栈,夕阳的余晖将窗棂染成暖金色。夕若正将今日售卖的银钱仔细清点入账,裴九肆则站在窗边,望着楼下街道上逐渐稀疏的人流,眉宇间凝着思索之色。
脚步声轻响,青岩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封密封严实的信函,低声道,“公子,京城密信,刚通过驿路加急送到。”
裴九肆眸光一凝,立刻转身接过信函。
信封上没有任何署名,只盖着一个特殊的暗纹火漆印,是他与皇兄约定的印记。
他捏碎火漆,抽出信笺。
夕若也放下手中的账册,走了过来,关切地望向他。
信纸上是裴霁那熟悉的略显瘦削却筋骨内含的字迹。
九肆吾弟如晤:
京中诸事渐稳,勿念。为兄已依前议,接手你留下的一应事务。幸得舅父从中周旋,朝中此前诸多非议,近日已渐平息。父皇态度亦有缓和,偶有垂询,皆以静养学习应对,未露锋芒,亦未授人以柄。
卫家安好,梓宁亦常入宫陪伴太后,颇得欢心,此间颇有助益。李赵余党虽仍有小动作,然不足为虑。谛听运转如常,京畿卫之动向,尽在掌握。一切皆按计而行,弟可安心。
北境苦寒,边情复杂,不知弟与夕若一切可还顺利?黑石关情势如何?开通边市,非一日之功,尤需谨慎。若有难处,或需京中策应,速来信告知。为兄虽远在千里,亦当竭力为尔后援。
诸事保重,凡事与夕若商议而行,切莫涉险。
兄霁手书
裴九肆逐字逐句看完,紧绷的唇角缓缓舒展,一丝暖意与安心掠过眼底。
他将信笺递给身旁的夕若。
夕若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好了!京中局势稳定,殿下处理得宜,又有庞国舅相助,我们便可无后顾之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