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斋戒祈福(1/2)
赵淮安已是惊弓之鸟,没了雍王支撑,他翻不起什么大风浪。暂时留着他,比除掉他更有用,他能让我们看清,还有哪些人,会去咬这只弃子抛出的鱼饵。”
裴霁笑了笑,带着点倦意,“稷王殿下这是要钓鱼执法了,也好,京城这潭水,是该清清底了。”
风更大了些,吹得衣袂猎猎作响。
裴九肆最后望了一眼雍王车队消失的方向,转过身。
“回去吧,朝堂之上,还有不少事要料理呢。”
内侍上前,推着裴霁的轮椅。
裴霁在离开前,又回头看了一眼远方,轻声自语。
“司城……地方够大了吧,应该够你折腾了,王叔。”
夕若与裴九肆并肩走下城楼,京城的风波随着雍王一家离京暂告段落,但空气里仍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
这时,太后的一道懿旨,分别送到了夕若、卫梓宁以及杨玉珠手中。
谕旨召三人即刻入宫,于慈宁宫偏殿斋戒祈福三日,抄录佛经,以示诚心,也为皇家祈福。
旨意来得突然,三人心里都明白,这所谓的“祈福”与“磨练心性”,更多是太后在眼下微妙局势下的一种姿态,意在安抚,也可能是一种观察。
慈宁宫偏殿,佛香缭绕。
殿内布置得清雅肃穆,三人各据一方案几,笔墨纸砚齐备,手边摊开着厚重的佛经。
太后并未亲自监督,只派了身边得力的老嬷嬷前来照应。
卫梓宁坐得笔直,落笔沉稳,她性子本就安静坚韧,经此一事,眉宇间更添了几分沉静。
夕若则心无旁骛,她并非笃信神佛,但珍惜这份难得的宁静,她的梅花小楷写的是不错的,太后也挑不出什么理来。
唯独杨玉珠,虽也竭力维持着镇定,但偶尔抬眼望向窗外时,眼底总会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焦灼与期盼。
夕若知道杨玉珠与她和卫梓宁不同,她心中有牵挂,而那牵挂,与这金碧辉煌的牢笼和王妃的身份无关。
裴九肆和夕若都知晓她的心事。
午间歇息时,宫女奉上清茶点心。
卫梓宁与夕若低声交谈着经义,杨玉珠却有些食不知味。
“杨小姐可是身子不适?看你气色似乎不大好。”
夕若细心,察觉到她的异样,温和地问道。
杨玉珠猛地回神,勉强一笑。
“劳郡主挂心,无妨,许是昨夜未曾睡好。”
她顿了顿,左右看了几眼,确定没人才说道。
“郡主,梓宁,我……我能否拜托你们一事?若稍后有人寻我,还望二位能帮我遮掩一二。”
卫梓宁与夕若对视一眼,心中皆已明了。
卫梓宁轻轻握住杨玉珠手,低声道,“玉珠,宫中规矩大,万事小心。”
她虽不知具体,但同为女子,那份情愫的煎熬,她多少能体会几分。
夕若也点了点头,“杨小姐放心,我们自有分寸。”
杨玉珠眼中泛起感激的泪光,低声道,“谢谢……谢谢你们。”
翌日下午,杨玉珠借口更衣,悄然离开了偏殿,按照约定,走向御花园西北角那处僻静的梅林。
她不知道,一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早已将她的行踪记下。
半个时辰后,稷王府书房。
裴九肆正在批阅公文,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呈上一张小小的无署名的字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