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155章 金威的震撼

第155章 金威的震撼(1/2)

目录

想要成为一位真正的大匠,那其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以及需要达到的标准,可真不是随随便便,普普通通就能够说得清楚,讲得明白的,可以说那过程简直是无比地艰难,非同寻常地具有挑战性,每一步都充满了外人难以理解的艰辛和考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心血。

这种艰难的程度远远地超过了普通人所能想象的范围,甚至超出了他们日常所接触和理解的一切事物的困难极限,在整个少府监里面,那些有资格,有能力被大家发自内心地尊称为大匠的人,把他们全部加起来。

就算你用上两只手来挨个数过去,那也绝对是绰绰有余的,根本不需要用到更多的手指,甚至连脚趾都用不上。

甚至可能只需要你掰着一只手的五根手指头,就能清清楚楚,一个不落地把他们全都数完,满打满算也根本不会超过五个人,这个数量实在是太过稀少了,简直就像是在广阔无垠的沙漠里想要找到一口甘甜的清泉那样,是极其珍贵又极其难寻的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许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些每一位大匠,他们都不是凭空获得这样的地位和技艺的,他们每一个都是经过了数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间断过的刻苦钻研,经历了数也数不清的失败与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尝试,才最终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就和高度的,他们的成功背后是常人无法坚持的付出,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

他们的技艺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高的,让人仰望的境界,那不是一般人通过普通努力就能够轻易达到或者接近的水平,那是需要天赋和汗水共同浇灌才能抵达的高度,是需要天赋和勤奋两者兼备才能达到的层次。

而金威在匠人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已经算得上是站在这个行业最高处的那一拨顶尖人物了,他的地位在所有匠人组成的这个阶层中,几乎已经达到了最高点,可以说是顶点一样的存在,在所有的匠人当中,他是数一数二的,是拔尖的那一个,就像在一大群普通的鸡里面,昂然站立着一只气质非凡,姿态出众的白鹤那样,显得格外地显眼,格外地与众不同,让人一眼就能注意到他的不凡,让人不由自主地就会把目光投向他。

他从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和学习匠人的手艺,从最基础,最不起眼的打杂小工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地,慢慢地积累着宝贵的实际经验,一点一点地提升和打磨自己的技艺水平,经过了三十多年漫长岁月的不断磨练,才终于有了今天这样令人敬佩的成就和地位,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汗水与坚持,充满了艰辛与付出。

其他的方面我们暂且先不去多说,也不去详细讨论,就单单只提他能够有机会亲自面见老朱这一点,那就已经足够充分有力地说明他在眼下这个时代里,是真正站在顶尖位置的人物了。

因为能够面对面地见到皇帝陛下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难得的荣誉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可,这种荣耀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轻易获得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象征,是一种身份的体现。

我们必须要知道,在这样一个等级区分非常严格,非常森严的社会环境里,能够见到皇帝一面,是多少人可能努力一辈子,甚至连想都不敢去想象一下的事情,那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是许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实现的愿望。

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这可是一个皇权至高无上,皇帝拥有绝对权威的时代,能够亲眼见到皇帝陛下,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非常有力,非常直接地证明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方式了。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下,皇帝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国家的神经,影响着天下的局势,皇帝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成千上万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命运,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天下的中心,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皇帝是上天之子,是万民之主,能够获得皇帝的亲自接见,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值得夸耀一辈子的荣耀,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是能够写入族谱的光荣事迹。

而此时此刻的金威,他整张脸都涨得通红通红的,就像涂了一层厚厚的朱砂,他的心情显然是十分激动,难以平复的,他在老朱面前竟然一时间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显得有那么一点点失态,和平日里那个沉稳的自己不太一样,这在他身上是极为罕见的,是他平时绝对不会表现出来的状态!

他的两只手在微微地颤抖着,几乎难以自持,他的眼睛中闪烁着兴奋的,明亮的光芒,甚至连他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不再那么平稳,他努力地想要让自己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但内心那股汹涌的激动情绪让他实在是难以自持,无法立刻恢复平静,这种失态恰恰反映了他内心的巨大波澜,反映了他此刻难以抑制的喜悦。

他的双手正非常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捧着一块青灰色的,看起来质地很像石头的东西,那块东西表面摸起来有些粗糙,不够光滑,但它的形状却很规整,显然是经过精心处理和制作的,上面还带着一些许粉末状的细小残留物,像是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显示着它独特的制作工艺。

他的动作十分轻柔,十分谨慎,仿佛手里捧着的不是什么普通物件,而是什么稀世罕见的绝世珍宝一般,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动作重了那么一点点,就会把它给摔坏了,碰碎了,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双手之上,集中在了那个看似普通却又不普通的物件上。

他用带着激动情绪的,有些微微发颤的声音说道,声音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启禀陛下,我们成功了!我们真的做出来了!”这句话几乎是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喊出来的,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呐喊。

这句话他说得格外响亮,格外有力,仿佛是要把心中积攒了许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全都一股脑儿地宣泄出来,他的声音在宽阔的大殿内回荡着,带着一种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激动。

老朱听了这话,不由得带着好奇的,探究的神情看向金威手上稳稳捧着的那块石头一样的东西,他的目光中透露出浓厚的,毫不掩饰的兴趣,开口询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他的身体也不自觉地微微前倾,显露出他的关注。

“这难道就是你说过的,那种很神奇的水泥吗?”

他想从金威那里得到确切的答案,想确认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东西是否真的如描述中那般神奇。

他的眼睛紧紧地,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块青灰色的石头,似乎是想从这块看似普通的石头上,看出什么不一样的门道来,目光锐利得像要穿透石头表面,看到它内在的本质。

站在一旁的蒋瓛此时也忍不住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金威手上拿着的那块石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似乎是想从这块看似平平无奇的石头上,看出什么隐藏的奥秘来,他的脖子还不自觉地向前伸了伸,想要看得更仔细一些,他的身体也微微向前倾着,显露出他对这个东西抱有极大的兴趣,不想错过任何细节,想要了解这个新事物的全部特性。

自从那天蒋瓛从高龙那里顺利地拿到了朱煐书房里那些手稿的详细手抄件之后,他对于手稿里面所详细写下的关于水泥和玻璃的具体制作方法就感到十分惊奇,简直可以说是惊讶极了,觉得这些方法简直是前所未闻,超出了他以往的认知。

他把这些珍贵的手抄件拿给老朱仔细看了之后,老朱也同样感到非常惊叹,觉得不可思议,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

老朱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发现宝藏一样的光芒,于是,按耐不住内心好奇和强烈期待的老朱就吩咐蒋瓛,让他秘密地,不引人注意地从少府监调来了几十个手艺精湛的匠人,并由金威这位经验丰富的大匠亲自带领着,去严格按照手稿上的方法生产水泥,整个生产过程都在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下进行,连一丝一毫的风声都没有走漏出去,仿佛在进行一项绝密的行动,进行着一项重要的秘密任务。

这些被选中的匠人被统一安排在宫中最偏僻,最不引人注意的一处作坊里,日夜不停地反复试验,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被老朱亲自要求必须严守秘密,不得对外透露半个字,违者将受到严厉的惩处,受到最严格的处罚。

至于玻璃的制作,那需要专门进行高温烧制,而宫中并没有能够秘密烧制玻璃的合适地方和现成的设备,因为烧制玻璃需要特定的窑炉和严格控制的环境,如果要到皇宫外面去找其他合适的地方的话,老朱又担心会不小心走漏了风声。

毕竟这件事情关系到皇长孙朱煐的秘密,不能轻易让别人知道,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在老朱看来,朱煐没有主动和自己说起水泥和玻璃这两件奇特的物品,那是为了在将来给自己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老朱心里对此既充满了期待,又隐隐觉得有些愧疚,总觉得是自己亏欠了这个宝贝孙子什么。

他时常在心里琢磨,若是自己能早点找到这个流落在外的孙子,或许就不会让他小小年纪就吃这么多苦头,受这么多罪了,这种想法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深深的自责。

原本老朱对于这个流落在外整整十年,而且还不幸得了失魂症的大孙子心里就充满了愧疚和心疼,他甚至都不敢向朱煐坦白自己的真实身份,每次想到这一点,老朱的心里就一阵酸楚,觉得对不起这孩子。

眼下知道朱煐就是大明皇长孙这件绝密事情的人,只有老朱和蒋瓛他们两个人,就连朱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这个秘密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个沉重的秘密让老朱倍感压力,时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总是在反复思考,将来该如何向这个孙子委婉又清楚地解释这一切复杂的情况,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成了他日夜思虑的重要事情。

老朱哪里敢让朱煐知道自己居然背着他,派人偷偷地从他的书房里拿东西呢?这事情要是被朱煐知道了,想到朱煐平日里那种爱憎分明,性子刚烈的表现,就连老朱也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心里有些发怵,感到一阵不安,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他仿佛能在脑海里清晰地看到朱煐知道真相后那愤怒无比的样子,那一定将会是相当可怕的,难以收拾的场面,他甚至可以具体地想象出朱煐会如何言辞激烈地,一句接一句地质问自己,那种让人窒息的场面让他光是想想就觉得不寒而栗,后背发凉,仿佛已经亲身经历了一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可怕的场景。

朱煐可是一个狠起来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完全不要的,性子极其刚烈的角色,他的性格刚烈无比,就像一块坚硬的岩石,要说别人的话,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弱点和顾忌,比如在乎家人,贪恋财富或者追逐权力,总有一些能够牵制他们的东西,总有一些让他们妥协的理由。

可是对于朱煐,老朱实在是找不到他任何明显的弱点和软肋,他似乎对世间的一切都无所畏惧,就像一匹来自旷野的,难以驯服的骏马,这种独特的性格既让老朱发自内心地欣赏,又让他时常感到有些头疼,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与他相处,常常感到无可奈何,常常感到束手无策。

朱煐在面对诛九族这样的巨大威胁时,都能够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毫无惧意,他的镇定和勇气让人吃惊,甚至感到难以置信,他对于自己的性命也似乎并不怎么特别放在心上,总是一副随时可以为了坚持的道理而慷慨赴死的模样,这种决绝让人震撼,让人不由得对他产生敬佩之情。

这就是个一点就炸的炮仗,性子急,脾气暴,老朱可不想在朱煐的心里头留下什么不好的负面的印象,以免引发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到时候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他宁愿把事情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来处理,也不想贸然行动,去冒这个可能会失去孙子信任的巨大风险,这风险他承担不起,这代价他无法承受。

老朱还一直在心里头想着要找一个合适的,恰当的时机向朱煐坦白自己的真实身份呢,毕竟老朱早就想把大明的皇位传给朱煐了,只是他一直担心朱煐会不接受,会抗拒这个安排,这种担忧让他迟迟不敢行动,让他始终下不了决心。

这种深深的担忧让老朱迟迟不敢采取实际行动,每次话都已经到了嘴边,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他总是在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最不容易引起反弹的时机,一个能让朱煐比较平静,比较容易接受这个惊人事实的时机,一个万无一失的时机,一个绝对不会出错的时机。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守住秘密,避免节外生枝,引出不必要的麻烦,老朱决定先主要集中精力,投入大部分人手去攻克水泥这个东西,而将玻璃的制作暂时搁置在一边,等以后有了合适的,安全的机会再说。

他觉得水泥的用途看起来更为广泛,对国家的建设和军事的防御也更有帮助,更能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是当前的首选,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要是说什么线索都没有,什么指导都没有,就让金威带着这些大明的匠人们完全依靠自己去搞研发,去凭空研发出水泥来,那简直就像是要一个普通人徒手爬到天上去一样困难,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水泥的配方和工艺非常复杂,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可要是按照朱煐的那些手稿上面已经写好的详细步骤以及精确的材料配置比例来进行操作,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情况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从而一步步地制造出水泥的话,那这对于经验丰富的金威来说还是十分简单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只需要严格地,一丝不苟地按照纸上的步骤执行即可,就像照着详细的菜谱一步步做饭一样容易,不会出什么大错,成功率很高,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金威和他的手下们只需要按照既定的配方和明确的流程耐心操作,就能得到预期的,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大大降低了制作的难度,大大提高了成功的几率。

而之所以会耽误了这么几天的时间,没有更快地拿出成果,主要的原因还是金威在成功地制造出水泥之后,又根据自己的经验,主动对水泥进行了一些改良和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