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弄条六十多米的收鲜船(2/2)
“哪怕除去损耗,最起码也有一倍的利润。”
张向东还是非常相信江华的人品。
他既然做出了保证,那肯定不会打这些船的注意。
两人把这事儿商量好了之后,张向东就回到自己房间睡觉。
第二天还要继续出海。
海上十七条船捕鱼,每天收获都非常好,耽误一天,这些渔船捕捞的货就放不下。
他现在能捕捞到这么多渔获,主要还是因为他舍得花钱。
现在很多渔船,都不会花几万块钱去专门配备探鱼仪。
因为很多船老大,都觉得这玩意用处不大,探测得不够准确,再加上大部分船老大,都还是老思想。
觉得能不能碰到鱼群,全看运气和经验。
还有些人则是舍不得购买这玩意。
特别是二十来米的渔船,一条钢木结构的船,也就几万块钱。
配一个普普通通的探鱼仪,就有大几千,上万。
他们才舍不得花钱去专门配置。
张向东则是不一样,他是真舍得。
也正是有了探鱼仪,这些船老大,才能捕捞到这么多鱼。
这玩意只要学会了怎么用,用起来是真的很方便。
不碰到鱼群,可能感觉没有用。
碰到鱼群,那就能直接一网打尽。
接下来一个月,海上都是风平浪静,张向东的这十七条鱼船,每天都是大丰收。
有的时候,一网下去,都能捕捞到上万斤渔获。
张向东也是痛并快乐着。
每次四条船,都被装得满满当当。
卖货的时候,数钱数得手抽筋。
经过这一个月的打听,江华也终于是找到了一个愿意给他们加塞、造六十二米大船的船厂。
造价二百九十八万,周期需要十二个月。
并且,需要他们支付一百五十万的定金。
前几天,江华就专门跑到了沪市去谈。
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下定决心。
二百九十八万,虽然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却也不算离谱。
毕竟这是六十二米的收鲜船,比他们原本预计的五十八米渔船,还要长了四米。
别看只有四米,技术难度,所需要的材料,却相差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只比他们预期多了不到五十万,已经非常难得。
最重要的是,这船各种设备都是最先进的。
像制冷设备,发动机,都要从国外购买。
沪东造船厂,愿意帮他们造这条船,也是想要突破自己,在国内造一条,最大的收鲜船。
创国内首次。
所以这条船,基本上没有赚他们多少钱。
之所以要这么多定金,也是怕国外的设备,会突然涨价。
所以就想着等他们定下来的时候,就去把这些设备全都买回来。
“东哥,咱们这两天,每天都能赚十万以上,手上的钱,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
“要不就去把这条六十二米的收鲜船给定下来。”
“早点定下来,咱们也能早点让船厂交船。”
这天,张向东回来,把货全部处理掉,算完账,江华又说起了渔船的事情。
“行吧,去把船定下来。”
“等这次去把货拉回来,就让其他人也都跟着回来。”
“在海上飘了一个月,也该让他们好好休息休息了。”
“等我回来,咱们在一起去沪市,把船定下来。”
张向东稍微沉吟了片刻,在脑子里算了算账,一咬牙,就把这事儿给定了下来。
其实,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距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
家里这段时间,靠着小杂鱼干厂,也赚了不少钱。
足够他们支付另外一条收鲜船的尾款。
哪怕后面一个月,天气不好,出海的次数少,等这一趟货弄回来,他们手上也还能有三十多万。
加上小杂鱼干厂赚的钱,也完全不用担心另一条收鲜船和三十多米渔船的尾款。
“东哥,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支持。”
“那我这就去给沪东船厂打电话,预约订船的时间。”
“过去后,就直接把船定下来。”
“也让他们提前有个准备,等咱们把定金交了,立即就可以开始立项,造船。”
江华兴奋地说道。
“嗯,就定在四天后过去吧。”
“我这次去要把其他船都带回来,肯定还要在海上飘两天,把这四条船,全都装满,才能回来。”
既然有了决定,张向东也不再墨迹,直接让江华去联系。
等江华这边联系好了,他第二天出海,找到其他渔船,就跟他们说了两天后全都回去休息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