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说教(2/2)
工人只需要,站在码头挑拣货物就行。
几十个工人,来来回回,搬运了足足一个来小时,才把船上的货,全都搬到了码头。
当王秀兰,双胞胎姐妹,陈丽萍看到他又弄回来这么多大黄鱼,几人全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此刻,她们几人才真正明白,张向东说的这次有大货,才跟着回来,是什么意思。
“丽萍,秀兰,你们把这些货的钱算一下,单独弄一个账本出来。”
“咱们这些货多少钱收,必须要有个数。”
“不能再像之前一样,混着来。”
张向东说着,又转头看向江华,“你安排的会计,得早点让他过来。”
“我们都是大老粗,万一算错了账,就不好了。”
“行,我回去就安排。”
“等方头鱼,马鲛鱼,带鱼,鲐鱼晒成干后,我来给你们找销路。”
“我认识几个内地的二道贩子,他们对各种鱼干都感兴趣。”
“肯定能把这些东西,卖一个好价钱。”
江华主动说道。
他虽然跟张向东认识的时间,总共加起来不超过四个月,却对他非常信任,完全不担心,张向东会坑他。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信任,连江华自己都说不清楚。
可能这就是缘分。
在两人说话的时候,他们周围也已经围满了白沙村和隔壁村的人。
得知这些渔获,都是张向东弄回来的,又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甚至有不少外村人,看着张向东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
白沙村的这些村民倒是好一些,却也有一些想法。
“阿东,你这是从什么地方捕捞到的渔获?”
“这是天天发大财,就最近这几天,差不多得赚了有五万块钱了吧。”
“去年咱们镇上出了个万元户,都在县里被表扬了,阿东这个今年肯定也会被县里表扬。”
“何止是五万啊,加上去舟市捕捞海蜇,这都得赚了有十万了吧。”
“阿东,还有小杂鱼干厂,肯定也不少赚钱。”
“跟着阿东干的船老大,一天都能赚上千块钱,阿东赚的钱肯定更多。”
“听说刚跟着出海一天的船工,都分了一百块钱。”
“阿东,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可不能发达了,就不认咱们这些乡亲。”
“是啊,阿东,你船上还缺船工吗?”
村里,自认为跟张向东很熟的人,纷纷上前询问。
“乡亲们,我赚钱虽然多,开销也大,买这几条船的钱,都还没有还完。”
“这位老板,就是我的债主,我到现在还欠着他好几万块钱呢。”
“现在的船,越来越快,以前,一条二十五六米的船,撑死也就两三万块钱。”
“现在这一条二十六米的船,就要十几二十万。”
“要不是用船抵押,找银行借了钱,我连船都买不起。”
“乡亲们,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去找银行借钱,买条船,跟着我一起出海捕鱼。”
“我这边暂时也不需要船工,等下次招船工的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咱们村子里的人。”
张向东见有这么多人看着他,也不可能睁眼说瞎话,只能拿买的这些船来哭穷。
反正渔船多少钱,这些人只要稍微打听打听就知道。
像他这种二十六米的渔船,按照他这配置,在船厂购买新的,最少不会低于十五万,甚至会更高。
他这条二十六米的渔船,差不多已经是这个年代,最顶级的配置了,价格高一些也正常。
只要稍微懂点眼的渔民,都能看出来他这条船不便宜。
“原来是借了这么多钱,借着钱,可不得往死里干。”
“这要不是运气好,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把借的钱还清。”
“阿东,你胆子也太大了,借钱买船,万一还不上,银行还不得把你这船给没收了。”
“到时候,可不就是为银行做了嫁衣。”
“阿东,你实在是太冲动了……”
众人听到张向东这么说,也没有怀疑,张向东家以前是什么情况,他们清楚得很。
哪怕海运再强,一口气买这么多渔船,也费劲。
现在知道他是借钱买的船,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不少人又表现出一副长辈的架势,打着为张向东好的幌子,开始说教起来。
至于说这些村里人有多少是真心为他考虑,就不得而知了。
“阿东,你这才出去了两三天,就弄到了这么多渔获,都是在什么地方捕捞啊,能不能带带我们?”
在其他人说教的时候,村里两个有渔船的渔民,再次开口询问道。
“去的远海,要跑十几个小时,你们的木船,肯定是没有办法去。”
“想要去这一片海域,必须得买二十米以上的大渔船。”
“我可以给你们介绍能够借钱的银行,你们也可以借钱买大渔船,跟我一起去捕鱼,收获肯定会比近海海域好很多。”
张向东还真不怕这些人跟着他一起去远海捕捞。
他组织的船老大越多,他弄了收鲜船之后,赚的就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