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羡慕,嫉妒(2/2)
当然,他所说的金钱,是跟张向东和江华比。
他开着面包车,赚的钱可要比普通渔民还要多。
这个面包车是江华的,但是平时都是他开。
没事儿的时候,他会接私活,江华也不会管。
张向东下车后,后面的货车也跟了过来。
下来几个人,询问他们把设备放在什么地方。
张向东让江华先招呼这些人,然后自个回到家里,找到王秀兰,快速把情况说了一遍。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王秀兰也不好询问,只能先让司机把东西拉到后面的小鱼干作坊。
让作坊里的工人,先把院子里的小鱼干,收拾出来一部分,空出大货车开过去的路。
他们的作坊面积不小,不过,盖的厂棚并不算大。
放下这些设备没有问题,但是,要把这设备全部安装好,就有些拥挤了。
“花花,先让他们把设备卸下来,等会儿咱们去找大队书记批地,把厂棚盖起来,再安装这些设备。”
张向东把江华叫到一边商量道。
“嗯,也只能先这样了。”
“我去跟安装的师傅说。”
江华看了看厂棚确实有些小,放几个烘干机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他买的这些设备,要是全都安装在厂棚里,干活就会显得拥挤。
不方便工人以后干活。
两人把这事儿商量好,江华就找到安装的师傅,说了这事儿。
安装师傅倒是无所谓,对他们来说,只要给钱,什么时候过来安装都一样。
在江华跟安装师傅沟通的时候,张向东则是去村里喊人,帮他们把这些设备给搬下来。
安装师傅,带来的人并不算多,有些设备又十分沉重。
单靠他们这些人,还不知道要搬到什么时候。
很快,张向东就叫来了十几个村民,帮忙搬运这些设备。
把所有设备全都搬下来,放进厂房,张向东回到屋子里,给这些帮忙的村民一人拿了一盒烟。
王秀兰自从知道他抽烟后,就在家里买了几条放着。
都是几毛钱一盒的烟,对这些村民来说,平时都舍不得抽。
过来帮个忙,就能拿到一盒烟,他们已经非常满意。
搬完设备,张向东又让安装师傅,先给他在厂棚里面安装两个烘干机。
烘干机安装起来,并不算太麻烦,却也没有那么好安装。
最起码也要一下午才能安装好。
问清楚,安装需要的时间,张向东就让王秀兰,双胞胎姐妹,陈慧茹几人去做饭。
现在已经到了中午,怎么也得招呼这些人吃个饭再干活。
安排好这事儿,张向东又分别给这些安装师傅各取了一包烟。
然后把他们叫到家里休息。
王秀兰不知道家里要来这么多人,也没有准备这么多食材,只能临时跑到渔获收购点,找钱满贵买了一些螃蟹,大虾,海鱼回来。
弄好饭,都已经是一点多。
为了照顾好这些人,张向东吃饭的时候,还特意去买了几瓶酒回来。
这些安装师傅下午还要干活,并没有让张向东把这些酒打开。
吃完饭,大家伙也没有休息,确定好安装的位置后,立即就开始干活。
张向东交代王秀兰几人招呼好这些安装师傅,便带着江华来到了村委,找到了大队书记。
大队书记得知江华的身份后,显得十分客气。
还专门拿出了好茶招待两人。
随后询问起江华和张向东两人的来意。
“书记,这次过来找你,还是为了批地的事情。”
“我们从水产联合加工厂弄了一批设备过来,准备做各种海鲜的加工……”
张向东详细把情况跟大队书记说了一遍。
还没等大队书记说话,江华就补充道:“地批给我们,可以优先招收村子里的村民来厂子工作。”
“同时,我们可以拿出厂子二成分红的百分之二十,作为管理费。”
“……”
大队书记知道两人的来意和诚意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拍板答应了下来,给他们批了十亩地。
不过,这地还需要张向东他们给村民补偿一部分钱才行。
因为想要挨着现在的厂子批十亩地,要占一部分村民家种粮食的土地。
张向东,江华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下来,没有跟大队书记继续墨迹。
实际上,他们两个都知道,这钱大部分都会落入大队书记的口袋中。
却也不想为了一点钱,跟对方墨迹。
把这事儿商量好,大队书记直接带着他们去测量土地。
占用其他村民土地的部分,按照每一亩五百块钱补偿。
好在他们周边能种粮食的地并不算多,总共只占用了两亩多一点。
测量好了之后,张向东当场就给大队书记拿了一千二百块钱。
然后让大队书记给他们开了个收据和证明。
张向东这么做,也是怕大队书记一分钱不给村民,等他们开始建厂子的时候,村里人过来找麻烦。
有了这个证明,村民拿不到钱,他就可以让村民直接去找大队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