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元帅,您这是要把整个突厥扒光了看啊!(1/2)
当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第二天,李承乾就体会到了什么叫身不由己。
他做梦都想回去的湖边钓鱼圣地,是彻底回不去了。
那座原本让他感觉像金丝笼的“小行宫”,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真正的战争机器。
天下兵马大元帅府。
府内正中的大堂,被改造成了肃杀的中军大帐。
此刻,帐内灯火通明,空气沉重得能拧出水来。
一张巨幅的北方疆域堪舆图,几乎吞噬了整面墙壁。图上,朱砂与墨笔交错,勾勒出密密麻麻的符号,那是大唐安北都护府与东突厥势力犬牙交错的死亡地带。
李承乾被死死按在了主帅的位置上。
他面前,是一张巨大的沙盘。
乔嵩等人效率高得吓人,依据他昨天下午“玩沙子”的“神迹”,连夜召集巧匠复刻出来的。
沙盘之精细,甚至连每一个山包的褶皱、每一条河流的蜿蜒都清晰可见。
沙盘两侧,尉迟恭、乔嵩、孙伏伽,以及十几名安北都护府的核心将领,铁塔般分列而坐。
每个人都腰背挺直如枪,神情凝重如铁。
几十道目光,像淬了火的钢针,齐刷刷地钉在他身上。
那眼神,根本不是在看元帅,而是在等待头狼下达猎杀命令的饿狼。
李承乾坐在一张铺着整张虎皮的大椅上,只觉得屁股
他很烦躁。
他昨晚绞尽脑汁盘算了一夜的“帅在后,将向前”的终极咸鱼战术,还没找到机会开口,今天一大早就被这群战争狂人堵在了帐里。
“元帅!”
乔嵩第一个站起身,抱拳行礼。
“如今您已总揽全局,我等号令归一。突厥颉利狼子野心,近来小股骑兵骚扰不断,此乃大军集结之兆。我等以为,与其坐等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末将有一策,请元帅定夺!”
话音未落,他抄起一根长杆,指向沙盘上的一点。
“我意,集结我安北都护府主力三万铁骑,复刻卫国公之故技,行闪电奔袭!出云中,过白道,直扑定襄,捣其牙帐!一战定乾坤!”
乔嵩说得豪情万丈,帐内不少年轻将领的呼吸都粗重起来,眼中闪烁着对功勋的渴望。
李承乾听得眼皮狂跳。
奔袭?
还一战定乾坤?
你以为拍电影呢?人家颉利是蠢猪吗,会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两次?
他还没想好怎么反驳,尉迟恭那黑塔般的身影也站了起来。
“乔将军此策勇则勇矣,却失之冒进。”
尉迟恭摇了摇头,拿起另一根杆子,指向沙盘的另一侧。
“末将以为,当稳扎稳打。以元帅所点化的‘黑风口筑堡’之策为根基,步步为营,如春蚕食叶,不断蚕食突厥的草场,断其牛羊补给,逼迫其主力不得不与我决战。此乃阳谋,虽慢,却万无一失。”
紧接着,帐内彻底炸了锅。
又有好几名将领站出来,各自陈述着不同的作战方案。
有的主张分兵合击。
有的主张诱敌深入。
一时间,整个中军大帐唾沫横飞,激烈的争论声几乎要掀翻帐顶。
李承乾听得一个头变成两个大。
他发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这群人,不仅太能打,而且太想打了。
自己那个“躲在后面摸鱼看戏”的完美计划,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行性。
作为元帅,他是那个必须做出最终决断的人。
他如果不给出一个方案,这群人能在这里用口水打到天黑。
怎么办?
打,是绝对不能打的。
他连兵棋推演都没玩过,让他指挥二十万大军?那不是送人头吗?
必须想个办法,把这件事无限期地拖下去。
拖到他们自己都失去耐心,拖到远在长安的李世民觉得他实在不靠谱,一道圣旨把他撤换掉。
那,才是上上大吉!
如何拖延?
李承乾的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那幅巨大的堪舆图上。
地图上的信息,很详尽。
但,都是死的。
某处有山,某处有河,某个部落的大概位置……
他脑中,忽然划过了上辈子看过的无数军事纪录片和玩过的那些烧光了显卡的战略游戏。
现代战争,打的是信息。
有了!
他清了清嗓子。
所有激烈的争论戛然而止,几十道能把人烤熟的视线,再次聚焦到他脸上。
李承乾迎着这片视线的丛林,竭力维持着一副深不可测的表情,缓缓站起身,踱步到堪舆图前。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地图上那片标注着“突厥”的广袤疆域。
他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诸位将军之策,各有千秋。或勇猛精进,或稳如泰山,皆是用兵之正道。”
众人一听,顿时精神百倍。
元帅这是要开始“点评”了!
真正的干货要来了!
然而,李承乾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
“但,我只问一句。”
他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
“我们,真的了解我们的敌人吗?”
了解敌人?
乔嵩等人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困惑。
跟突厥人打了半辈子仗,从刀尖上舔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怎么会不了解?
不就是一群骑在马背上,逐水草而居,除了骑射什么都不会的蛮子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