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从白蛇传开始 > 分节阅读 372

分节阅读 372(1/2)

目录

不过想他大宋,虽然没有了万邦来朝的上国之威,怎么说也是个大国,又怎能风闻议事。立即派出了探子,今日才有消息传来。

“启禀陛下,基本属实。”传言虽然夸大,但是绝对是好事。大宋朝难有的高效率工作。

“好,好,好”赵佶连说三声好字。“传令文武,开大朝议事。”

赵佶兴冲冲加开了大朝议事,所谓大朝,也就是京官有一个算一个,全弄皇宫里来。

当然了,真正可以议事的还是平时那些人。这一个月半年才上一次朝的人,几乎都是听众。与其说是听众,不如说是赵佶在耀武扬威。

“朕就说辽人不堪一击。你们看看,这宁采臣,一介文人书生,统领百多随从,就杀得十万辽军七进七出”

奏报的禁军统领差点儿吓趴下。怎么回事我不是报了只是对抗两千人吗陛下怎么比流言还厉害还七进七出哪来的

他又哪儿知道赵佶都快乐疯了,自从他主张联金灭辽以来,这诸多大臣就不断反对。反对就反对反正朕有丞相、太尉的支持,也有带兵的统帅。

但是这宋江、方腊一造反,这大宋一下子变得有如破漏的房子一样,一下子半壁江山都快没了。

这时,那些反对大臣的也全跳出了,纷纷指责朕的错误。仿佛这是朕造成的似的。

好朕承认,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朕也怀疑过朕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辽国不该灭亡这是上天对朕的警告但是现在

“陛下英明。”本就赞同的,虽说他们赞同时,只是为了拍赵佶的马屁。但是现在,他们仿佛全是多智似妖,指点江山的诸葛亮。

叫的那个大声,那个兴奋。仿佛在说这才是咱的真本事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呃,怎么成摆地摊的了。

总之,就是蒙对了,这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必将因此人中龙凤。

rt

卷一:我叫宁采臣第540章、天生将才

更新时间:20131215:44:46本章字数:9586

“哼不过是一时幸运罢了。”

朝中讨论,朝外也没有闲着。宁采臣做的事影响之大,既让广大百姓为之振奋,却也让不少人为之恼火。

“为之兄,你的买卖也完了吗”

“谁说不是,他这一搅和,胡人又怎么会再买咱的东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从商路通畅,便有大量的人与胡地通商。

这也是文人攻讦商人只为利益,没有品德的原因。

“广元兄这不是广元兄吗你这是怎么了”

两个行商正谈论着,却看到一个披头散发的中年汉子疯疯癫癫而来。“完了,全完了充公了,没钱了”

“他这是怎么了”两个行商谈论起这事来了。

“这事他也够惨的。这一次本是为某位大人出售一批军械给辽人,但是我们那位宁大人抄了辽人的郡城。这辽人一生气,便把他这一批军械扣了,一分银子都没给他。可是那军械不是他的,大人的银子是要的,因此”

听了之后,摇头叹息:“是够惨的。但是他怎么能往胡地出售军械”

“这是大人物的布局,听说是卖兵器与胡人,胡人就不会自己造兵器了。”

“这是什么说法”

“唉这是大人物的想法,你我是不懂的。以奇技淫巧安抚胡人,我大宋有圣人之言也就够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七九唐山大地震,全国送来的物资,唐山人不要吃不要喝。只要毛章与毛语。

受宣传影响,大宋也自是以为只有书才是根本,工匠生产的都是奇技淫巧,交于他人,也只是皮毛之失。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事前朝就有惯例。日国能得到唐刀制法,不就是大唐的“工匠作坊咸与观之”。

虽然后世人拼命解说日人是趁中原战乱得的手艺,但是历史就是历史。真正使得日人唐刀技术不全,反倒是后世诟病的门户之见。是工匠们为保有自己的技术,日留学生才没学全。

真要是战乱去的工匠。又怎么会不全

不管这大人物的战略布局是怎样是真的与兵刃,使之失生产能力。还是家族自保之策,做事留一线,待胡人再入中原,不断家族传承。

在这朝堂上,此时此刻,他们全都要念一声皇上圣明。乐得赵佶是哈哈大笑。

“好立即派人去迎接他们。归国民众。户部一定要安顿好”

“启奏陛下,现在派不出人去迎接宁大人还朝,据探子报,宁大人他们现在是折向东南行。目前山东有匪人宋江”

赵佶这才想起,山东是匪乱的。“这如何是好立即派人通知于他。令他率众向京师而来”

“父皇,万万不可”太子赵煊突然站了起来。

赵佶:“太子,为何不可”

赵煊躬身,不使赵佶看到自己的表情,才说道:“父皇,宁大人天生奇才。天生将种,以百多人便搅得辽人天翻地覆”

赵佶听得连连点头,虽然赵佶自己宣传说辽人武备松弛。但是能以百多人,道一句将才,还是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太子终于不再敌视自己大臣了,这很好,非常好。

但是赵煊夸不多久,却话题一转说道:“现。他率十万之众,一旦来到京师”

下面不用说了。

虽然这赵家人。除了个赵匡胤,便没有什么将才。也永远弄不明白,这百多精锐可以马踏连营,以少胜多。为什么十万百姓却做不到。

这样的道理,他们不懂。他们只知道自己祖上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是他们后世子孙牢牢记住的。

而宁采臣能以百多人纵横辽地,显然不是他们具备的才能。

现在宁采臣有了十万人,而偏偏童贯刚刚才带走了十五万精兵。

嘶不是赵佶相信宁采臣会造反,而是他们赵家人从不会把自己置于这样的险地,哪怕你是再忠诚的臣子,他们也不愿意冒这个险。“皇儿,你说怎么办”

“父皇,这十万人,绝对不能沿他们进入疆界,应当驱除他们”低着头的赵煊,没有人看到他一脸的狠色,但是他的提议,却让整个朝堂成了菜市场。

有子民跨越千山万水而来,这是多么大的荣誉,于皇帝也好,于众朝臣也好,这是仅次于万邦来朝的荣誉。是文化的向心力促使他们归来。

这样的荣誉岂能不要又有哪个不想要不想在历史上记入一笔

“皇儿。”就是赵佶也想要。

赵煊却说:“山东与南方都有贼子反乱。你们谁又敢说这一切不是辽人的诡计。万一这人是辽人的先锋,一旦出了乱子,你们哪个承担得起这个责任说,你们哪个本太子就同意他们入境。”

他们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可能。但是,这可能吗

众大臣一脸茫然,或不信。

赵佶又说:“受圣人教导,都会谋反。这没有聆听圣人之言,化外之民,就那么可信吗”

赵煊的话说得众大臣面红耳赤,因为他们都是儒士。独尊儒术的由头,便是其他学问无君无父,易造反,儒学不会。

当然,山东与南方反了,他们不认为是儒学不是,而是造反的人不学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