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韵冉老师的故事缩小版(2/2)
第二个月,她就冲进了公司前三名。
第三个月,她成了销售第一名。
她问领导:为什么你一直保我?
领导说:
“因为你每天都比别人早到,最晚走。因为你嗓子哑了都还在打电话。因为你相信自己。一个拥有销售信念的人,一定能成功。”
杨老师备受鼓舞,也非常感恩。
就是在这段成为销售冠军的奋斗中,她遇见了她此生最重要的伴侣——周文强老师。
6.爱与痛,都是生命的修行
杨老师第一次见到周文强老师,是在工作中。周文强那年19岁,她20岁。
周文强老师推荐她看《富爸爸穷爸爸》,确定了两人有相同的价值观,并开始对杨老师展开追求。
确定恋爱关系一个星期后,因为公司禁止内部恋情,杨老师主动向领导坦白了恋情,并毅然辞职,和周文强老师一起离开。
“在我的认知里,工作可以再找,而对的伴侣,也许一生只能遇到一次。”
2006年9月,她第一次去河南周文强老师的老家。
那一年国庆后,他们一起去了北京,租最便宜的农民房,一起去北大学习。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看着上千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她心里冒出一个声音:
“杨韵冉,你也能像他们一样,甚至超越他们!”
2010年,他们在民政局领证。
“拿到结婚证那一刻,我觉得非常幸福和踏实。”
结婚半年后,杨老师怀孕。她本以为这就是她理想的生活:丈夫赚钱,她在家当全职太太。
然而,理想很快破灭。
怀孕七八个月时,周文强老师的母亲突然生病。白天,周文强老师完全无暇顾及。杨老师每天挺着肚子送饭、照顾婆婆。晚上,周文强老师在医院打地铺陪母亲。
夫妻俩彻底失去沟通。
孩子出生后,杨老师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儿子身上,与丈夫日益疏远。
一度,她多次萌生离婚的念头。
是周文强老师把她送进了两性关系的课堂。
她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婚姻里,他们学会了尊重差异,关系也渐渐回暖,重新找回了恋爱时的甜蜜。
在这过程中,她明白了:“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7.向世界播撒爱与希望
走过生命低谷,也曾在婚姻里经历幻灭,从杨老师心底流淌出来的,是她对爱最坚定的信念。
这些年,她不仅在事业上与周文强老师携手并肩,更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转化成帮助无数家庭的智慧。
在线下课程里,她说:“女人的幸福,靠经济独立,更靠精神独立。只有自己活成一束光,才能照亮家庭。”
她的课堂,常常有人泪流满面。因为她不仅教方法,更剖开自己真实的生命经历,分享如何从恐惧、怀疑、纠结,到学会爱自己、爱伴侣、爱孩子。
她教女人:
如何用温柔却坚定的方式表达需求
如何放下控制,学会信任
如何在冲突中看见彼此内心的渴望
如何在家庭中既做智慧妻子,也做独立女性
她说:“爱的三重境界:索取、交换、无条件。而通往幸福的路,必然要越过前两重,走进第三重——无条件的爱。”
不仅是两性关系,她更看重一个女人如何成为家庭的能量场。
她常对学员说:“女人是家里的能量源头。你一冷,全家都冷;你一暖,全家都暖。”
她也强调:“经济独立,并不是让你远离男人,而是让你拥有选择的底气。”
这也是为什么,她把自己从流水线工人、销售新人的成长之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所有人。她相信,一个女人若能掌握生存能力,就能在婚姻里、家庭里,既有爱,也有尊严。
在她的公益直播里,观众经常留言:
“是杨老师让我从想离婚,重新相信婚姻。”
“跟着杨老师学会沟通,家里从鸡飞狗跳变得平静。”
“我开始不再恨我的原生家庭,而是选择疗愈自己。”
除了课堂与直播,她写书、出课程,用文字和声音把爱传递得更远。
她说:“书,是我最好的老师。因为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也想通过书,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从《转念转人生》里每日一篇的觉察练习,到《亲子关系枕边书》里拆解亲子冲突的底层逻辑,再到《幸福关系枕边书》里深刻剖析两性误区,每一本书都像她坐在你身边,轻声细语地陪你走过人生的难题。
更让人动容的是,她把这份爱落到实处:
从湖南到四川、河南,捐建三所希望小学;
带动学员捐建上百所希望小学;
疫情期间投身公益,直播间捐出109万元;
河南洪灾第一时间筹集救援款物,帮助万人脱困;
在家乡捐书,让50多所学校的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
她相信:“人生的使命,不是只为自己活,而是要活出能影响别人的力量。”
哪怕再忙,她仍坚持走进线下课堂,因为她说:“我想亲自看见那些因为我的一句话,眼神里亮起光的人。”
这就是今天的杨韵冉老师。
从原生创伤、婚姻幻灭中走出,从基层做到销冠、经理人,再到创业者、人生教练,不仅自己活出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的幸福人生,更将这份走过来的力量传递给千万家庭,帮助无数人活出幸福、传承幸福。
她用生命写下最动人的注脚:“只要有爱,再苦的人生也能开花。”
她也始终坚信,这世界需要更多光,而这束光,不是你,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