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为治贪官定巧计 强抢美女把人欺(1/2)
老妇人说:“官员啊——他们说话礼貌,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如果乡亲们在生活、生产中遇到难题,那些官员会不顾一切帮助我们。”
主事带着李母走村串巷,东家出来进西家,嘘寒问暖,家长里短,互诉衷肠。
二人走访十家有余,主事说:“我们该回去了。”
走在路上,主事对李母说:“这里繁荣祥和的景象与那些勤政爱民的官员密不可分,如果你能从那些官府下手,改变他们的心境,别说他一家孙财主,就是十家八家,他也无法横行乡里。”
李母微微一笑,连连点头。
回到张奎家,主事说:“要想造福一方,需要心向太阳。”
送走主事李母从梦中惊醒。回想着梦中所见所闻,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是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如果地方官员贪婪无止境,必将连累百姓——受苦、受穷、灾难重重。可是,面对这些官员,该如何处置呢?
公开处理?显然,不是自己行使的权利,放任自流与百姓大大不利。李母躺在**,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鸡叫三遍,李母穿衣下床。独自一人来到村外,面向大山,思绪万千。
假如有一干人马,深居山里,照抚百姓,铲除贪官污吏,并把那些赃官的罪状一一罗列,公示于众,效果将会是怎样?
李母正在苦苦思索,山上的老人悄然来到身边。他说:“我观你愁眉不展,莫非遇到了什么难题?”
李母说:“昨晚与主事去过一个地方,那里的官员勤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遍地是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回家这里,每一个官府都是贪得无厌、残害乡邻之徒。百姓们受欺压,受剥削,生活无助,苦不堪言。”
老人说:“关键问题会出在哪里呢?”
“维系一方平安的,当然是地方官员。就好比每家每户家长。只要领导有方,治家有道,家庭必然昌盛。如果一方官员只顾中饱私囊,懒于政务,百姓必定遭殃。
从公仆到贪官只是一念之差,从功臣到罪犯只有一步之遥。但颇有一些在位的人不以为然,他们花天酒地,飞扬跋扈、滥用职权,甚至贪污腐败。
如果他们廉洁自律,秉公执法,虽然两袖清风,亦受万人景仰;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即使腰缠万贯,必为世人唾骂。”
“话是这样说,但仍然有一些狂妄之徒不顾一切,把自己搞得臭名昭著。他们注重名利,金钱高于一切,只顾自己安乐享受,哪管百姓的死活。”
“面对这样的贪官污吏必须严惩不贷。”
“怎样严惩?这当然是上一级官府的事情。关键是上一级的官府知道吗?她们又是怎样的,为人?
怕就怕他们官官相护,怕就怕他们犹如亲属。上下一条叶脉,升迁为荣。
在“家与国”问题上,有些人公开欣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歪理邪说,不仅以自身不正带了坏头,更纵容亲属子女,搞什么“贪腐父子兵”,“受贿夫妻档”。一人当官、全家共贪的现象,并不鲜见。
就是人人戳着他的脊梁骨骂,那又怎样?关键需要监督机制!
他们不但自身品行卑劣、腐化堕落,还妄议他人善待百姓,对查办的案件多次要求“放一放”,“等一等”;口口声声叫嚣“做清官是大智慧”,大谈“以自己的清廉造福于人民”,背地里却大搞权钱交易、收受贿赂、生活腐化。”
“是啊!那些官员相互庇护,以侵占百姓的利益为荣。谁来监督?”
“假若有一只民间自发组成的队伍,暗中为官府较劲,那该有多好啊!”
老人说:“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做,短时间还可以悄悄的进行,时间一长,必将惊动官府,他们会排大批兵马,进山追缴。到那时,将会有意料不到的麻烦。”
“那——我们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李母说:“如果在这一个地方发生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吓得别人也不敢来做官?长时间没有官员?当然,也会有很多麻烦。这样与乡亲们也是有太多的不利……”
老人说:“要不,我们就这样——看准他们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时,让他们当场变为残疾。下一任官吏听说这些神乎其神的故事,一定会有所收敛。”
李母说:“让他们伤亡与现场,当然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除了这些赃官,还有那些气压百姓的村霸恶赖。比如像孙财主这样的人,也可以让他们伤亡于现场——越形象越好。比如天打雷劈。黑风锁魂。妖魔缠身。”
老人说:“这些事情我一人即可搞定,免得阵势浩大,露出诸多破绽。”
李母说:“一人是可以搞定。但有,会顾此失彼。如果众多的侠客义士行动起来,以天神的名义降伏那些地皮无赖、贪官污吏。形成一个大气候,让他们人人自危,各个严格要求自己——或许是再好不过的方法。”
“是的。”老人说:“只有他们严于律己,那才是最好的办法。关键是这个转折点,我们必须下一个大气力。”
李母说:“要不我们这样做……你看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