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易千面vs师长夷(1/2)
没人知道那是不是真的天昭帝遗诏,但大多数人都认得反贼晋王子书钧的脸。
紫极阁之乱虽然已经过去了六年,对大凉人而言,却是记忆尤深。
那一夜,推翻长平黑暗统治的大帝、铁骑**神州的战神子书策陨落,沉痛笼罩了整座檀京城,而弑父的晋王则连夜出逃,至今下落不明。
“子书钧,你居然还敢回来!”得知消息的第一霎,身为羽林军统领的海云智当即带人前来围困无咎。
“呵!本王为何不敢回来?”易千面冷笑一声,“本王当年所作所为皆事出有因,父皇遗诏里已经写得清清楚楚,海大人身为两朝元老,难道不该弄清楚真相后再下结论吗?”
他虽然身在江湖极难接触到大凉朝廷,但经过这些日子的恶补,对当朝重臣已经相当了解,绝不会出现纰漏。
海云智显然不信:“事出有因?哼,弑父确实需要原因!”
易千面勒紧缰绳,神色不变道:“若本王说,是父皇命本王杀死他的呢?”
海云智双目猝地睁大,一时哑口无言。
易千面唇边漾开得体的浅笑,气质儒雅稳重:“你们不是本王的对手,也不是本王的敌人……”
“那不知,晋王殿下的敌人是谁?”
他的话还未说完,一个温润嘹亮的嗓音便从前方传了过来。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易千面握着缰绳的手已然沁出冷汗,他咽了口唾沫定了定神,又微不可见地深吸一口气,才敢抬眸看向从兴德殿后方信步走出来的那个人。
师长夷身穿绛纱袍,头戴丞相冠,在长长的台阶上站定,他脸上没有丝毫情绪波动,双眸沉静如水,定定俯视着马上那人。
他身后逐渐出现了海迟庸等朝廷重臣的身影,他们全都站在兴德殿前的台阶之上,满怀戒备地看着这位曾经搅乱整个大凉的反贼。
易千面考虑到无咎的位格,并未下马,对着师长夷得体地略一颔首,微笑道:“丞相大人。”
师长夷依旧面无表情:“晋王殿下,你携先帝遗诏回归,可是因为已经知晓陛下被俘?”
“宁靖侯被杀,一半的罪责在子书祯身上,至于子书祯被俘,呵……”易千面轻笑着摇了摇头,“本王原本还想继续保持观望,然子书祯先是逼反魏王,后又落到如此境地,实在没有治国之能,本王若是继续观望下去,岌岌可危的大凉用不了几日便会四分五裂。丞相大人雄才大略,辅佐一位无能的昏君,想必这五年如履薄冰举步维艰,可否愿意追随本王,成就一段君臣佳话,鱼水之交?”
这些话都是无咎与他演练过的,为了瞒过师长夷,他们提前预设了各种可能,并针对这些可能提出了相应的、合理的解决办法。
群臣们开始窃窃私语,基于天兴帝明里暗里打压子书珩、前不久还意图削弱相权这一系列阴晴不定的行为,有人甚至对换一位帝王的事产生了隐隐的期待。
师长夷似笑非笑:“晋王殿下,陛下生死未卜,你公然与我相商篡位之事,不太合适吧?”
“大凉帝王之位,素来都是能者居之!”易千面不卑不亢,将手中的遗诏扔给离他最近的海云智,继续道,“更何况父皇本就打算传位于本王,如今不过是拿回属于本王的东西,有何不妥?”
无咎之前分析过大凉朝廷的党派,手握羽林军的小阁老海云智绝不会与师长夷同流合污,因为他的目标自始至终都是丞相之位!
先帝遗诏在一开始就落入师长夷手中,他有可能会一口咬定遗诏是假的,而此时的晋王中了他的空心术,为了取悦他,或许只能与他一同怀疑这遗诏的真假,这显然会让扮演晋王的易千面陷入被动,因此遗诏在落入师长夷手中之前必须经过海云智、或者三朝元老海迟庸的查看。
“什么,名正言顺?”
“难道当年之事真有隐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