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救黄慧子(1/2)
之前苗喻言问安凡信的问题他虽然没有回答,但是他的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他沉默了就代表当他看到黄慧子遇到什么危险的时候他有可能会去救她,即使他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他自己的命。虽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但是苗喻言必须要让这种可能变成不可能,她不能拿安凡信的命去冒险,因此她才选择了不告诉安凡信她做的梦。
苗喻言想清楚了,她现在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告诉安凡信她做的梦,让他和她一起想办法改变她梦到的事情。而她梦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黄慧子,这就代表着如果她想阻止梦里的事情发生,她和安凡信之间的一个必须要随时盯着黄慧子。如果让安凡信盯着黄慧子,那她梦里的事情还是很有可能会发生,可是如果是她自己盯着黄慧子,但在她梦里最后死去的是安凡信,如果她只顾着黄慧子,最后安凡信还是出事了怎么办?毕竟安凡信才是和她最亲近的那个人,所以她的那个梦更多的是在告诉她安凡信的死亡。
她当然也可以告诉安凡信自己梦到的事情,让他自己小心一点,但是她也担心安凡信在听了她的话后会更在意黄慧子的安全,所以还是会去关注黄慧子。这倒不是说安凡信不信她,而是如果有一个人告诉她他梦到了顾一或者言宝贝可能会出车祸,最后是她因为救他们而死了,那她即使相信告诉她的那个人的能力,她还是会更想亲眼确认他们的安全。
但现在问题就来了,如果她不告诉安凡信这些,那她现在该关注的到底是黄慧子还是安凡信?苗喻言也想过要不让安凡信劝黄慧子出国,去一个没有他们存在的地方,或许那样她就会安全,但是那也只是或许,她还是有可能遭受到危险,到时候如果她真的出了什么事,安凡信一定会自责不已。所以现在她最安全的选择就是在事情发生的前一秒钟阻止它,并且找到它的源头。就像之前那几次,她梦到的事情是有因果的,只有找到了因,并且解决了那个原因,她才有可能改变这个结果。
可如果那只是一场普通的车祸呢?
这个想法一出,苗喻言不禁回想起梦里的场景,从那个车行驶的速度看来,那看起来更像是故意行驶那么快。她记得在黄慧子走到路中间的时候那辆车离她还有一定的距离,可最后那辆车不但没有减速,反而加速了,所以更像是故意为之。
是谁想要杀黄慧子呢?还是说……其实那个人的目标是安凡信!
苗喻言想到了两个人选,一个是祝阳,还有一个就是安凡信之前提到过的那个男人。
虽然安凡信提到的那个男人很可疑,但是她觉得应该不会是他,因为他自己曾告诉过安凡信到目前为止他还只是个局外人。如果不是那个男人的话,那就是祝阳了。只是为什么祝阳要选择杀黄慧子而不是直接向安凡信下手呢?那样不是更简单一点?而且祝阳又怎么会知道安凡信和黄慧子之间的联系?他又怎么能确定安凡信一定会用自己的命去救黄慧子呢?
苗喻言觉得这么解释也不合理。
还有一件事让苗喻言很在意,那就是那场车祸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又会在哪里发生?
她记得她梦到的那个地方看着很眼熟,但是她记不起来那是哪里,如果知道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会不会就会更容易阻止一些?
苗喻言坐在沙发上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她决定先出门去看看黄慧子最近的动向再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而这边在去学校路上安凡信一直在想苗喻言早上反常的样子,虽然苗喻言告诉他的梦听着还挺可信的,但是他还是觉得有些奇怪。如果那个梦是真的,那苗喻言的反应不应该是会抱着他哭,她应该会选择试探他,确定他对她的心意是否坚定,是否值得她继续为他付出。他和苗喻言也认识一年了,所以她的性格他还是了解得,她不是一个会为梦中那样子的他而流眼泪,相反的,她会因为那个梦里的他而重新思考自己的决定。
如果苗喻言没有对他说实话,那就代表她一定瞒着什么他一定不能知道的事情。他可以确定苗喻言一定是梦到了和他有关的事情,所以醒来后才会抱着他哭,而他现在只能想到一个会让她惊慌到流泪的理由。那就是他的死亡,她梦到了他的死亡。
这么一想,安凡信觉得苗喻言早上的反常就能被解释了。只是如果她真的梦到了他的死亡,她又为什么不愿意直接实话告诉他?她直接实话实说,他还更会有防范心理。除非……除非她告诉他之后反而会造成他的死亡。
只是为什么呢?
安凡信要走进学校里的脚步一顿,黄慧子!
早上苗喻言问起黄慧子一定不是偶然,她的梦里一定有黄慧子,而且黄慧子一定和他的死亡有关!
想清楚这件事后的安凡信立即转身,走上了来时的路。
这段时间安凡信虽然没有去找黄慧子,但是黄慧子的动态他一直是有关注的,偶尔还会打电话给黄明确认下她的近况。他知道黄慧子早在上个月就出院了,只是她在出院后的心理状况不是很好,变得沉默寡言,也经常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对此黄明很是担忧,但是他也什么都做不了。在前两个星期,黄明好不容易劝动了黄慧子,让她同意去见心理医生。
安凡信想,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黄慧子在这个时候应该是在她自己家里。
只是安凡信在到黄慧子家门口的时候再次停下了脚步,他突然想到,如果自己就这样去找黄慧子,那会不会才是真的应验了苗喻言梦到的事情,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会不会就和苗喻言梦里的轨迹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