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闭关修炼,连续突破!(2/2)
修为突破!
破虚凝元二品!
破虚凝元三品!
破虚凝元四品!
破虚凝元五品!
破虚凝元六品!
......
朱由检连续突破,修为直达破虚凝元九品!
朱由检在破虚凝元九品巅峰停留了数日,心中那股突破天人合一的渴望愈发强烈。
然而,这个世界的规则,要想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必须选择一家的理论去深刻感悟。
这也是为何这片天地间的强者大多是诸子百家信徒的原因——他们的修行之路,往往伴随着对某一学派理论的深入理解和信奉。
面对这一抉择,朱由检陷入了沉思。
他思考着,究竟哪一家的道理能够引领他走向更高的境界?
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强调君子的德行与修养,主张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天下。
儒家之道,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观念,让朱由检心生敬意。
然而,儒家之道过于注重道德教化,是否会在修行上有所局限?
道家,追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强调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
道家之道,在于顺应自然,洞察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
朱由检深知,道家修行能够让人心境宁静,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时,道家是否过于消极避世?
法家,以法治为核心,主张以严刑峻法来维护社会秩序。
法家之道,在于规则与秩序,强调权力的集中与统一。
朱由检虽然欣赏法家的严谨与高效,但法家过于强调权力与规则,是否会在修行中忽略了对天地的敬畏与感悟?
除了儒家、道家、法家之外,还有墨家的兼爱非攻、兵家的运筹帷幄、农家的重视农耕等等。
诸子百家,各有千秋,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独到之处,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朱由检也清楚,选择哪一家的理论,就意味着他将沿着这一学派的道路前行。
然而,他并不想被任何一家的理论所束缚。
他想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为了寻找突破的方向,朱由检决定先去感悟一番诸子百家的理论。
他闭关数日,沉浸在各种经典之中,试图从每一家的理论中汲取营养。
儒家经典《论语》中,他读到了孔子的仁爱之道,感受到了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
然而,当他试图将这种仁爱之道融入自己的修行中时,却发现自己的心境变得过于柔和,缺乏了应有的刚毅与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