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十哲,七十二贤(2/2)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圣人弟子和强大修为而自傲或炫耀,反而更加谦逊有礼地回应道:“崇祯帝客气了,我儒家虽有些底蕴与实力,但比起天下苍生的福祉来,还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儒家所追求的,乃是天下大同、万民安康的理想世界。”
朱由检紧随任不齐的步伐,穿行于文庙错落有致的长廊间,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痕迹上,心中涌动着对儒家无尽的好奇与敬畏。
他试图从任不齐口中套出更多关于儒家的秘密。
但任不齐仿佛一位老练的渔夫,对于朱由检抛出的每一个诱饵都只是笑而不语,转而引领他深入儒家智慧的海洋,讲述起孔圣人那些流传千古的教诲。
“孔夫子曾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乃为人处世之根本。”
任不齐的话语温和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千年沉淀的智慧结晶,敲击在朱由检的心田。
“又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问之道,在于勤勉与实践。”
朱由检虽心急如焚,想要探知更多,却也明白,眼前这位儒者......
是个笑嘻嘻的老油条!
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朱由检也无奈放弃了探听。
终于,他们来到了文庙内部一个宏伟的殿堂前。
殿堂之门缓缓开启,透出一股庄重而神圣的气息。
朱由检抬头望去。
只见殿堂之内,上百个位置错落排列,每一个座位都仿佛是用天地灵气雕琢而成,散发着淡淡的光芒,映照出座位上人物的超凡脱俗。
朱由检心中一惊,这文庙内部竟有如此多的席位。
他不禁猜测,这些是否都是儒家强者的专属位置?
若真如此,那儒家的底蕴之深厚,实在超乎想象。
然而,当他仔细打量这些席位时,却发现并非所有位置都坐着人。
“这些人……”
朱由检低声询问。
任不齐微微欠身,对朱由检说道:“崇祯帝见谅,我儒家文庙本就罕有人能踏足,而在座的席位,并非简单的座椅。”
“每一座席位背后,都隐藏着一位儒家先贤或当代大儒的故事,他们或著书立说,或传道授业,或以一己之力影响天下格局。”
“这些席位,见证了儒家的辉煌与传承,也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只有孔夫子出关讲道之时,这些席位才会全部到齐,今日能聚集如此多的儒家强者,实属难得。”
朱由检闻言,目光在这些席位间流转,仿佛能感受到每一座席位背后那沉甸甸的历史与智慧。
正当他欲开口询问,任不齐已先一步笑道:“崇祯帝,请看。”
随着他的指引,朱由检的目光落在了正从殿堂深处缓缓而出的两道身影上。
其中一人,他自是认得,正是之前见过的荀子。
而另一人,则是一道白袍身影,看不清模样,但那股超凡脱俗、仿佛与天地同呼吸的气息,却让朱由检心中一震。
紧随荀子与那白袍身影之后,又有一道身影缓缓步入殿堂。
这道身影同样看不清模样。
但那股隐而不发的强大气息,却让朱由检明白,他们同样是不容小觑的儒家强者。
眼见圣人到场,任不齐对着朱由检行了一礼,随即也落座于其中一座席位之上。
如此一来,上百个坐席间,一共坐了二十八道身影。
每一道都散发着强大的气息,仿佛能镇压一方天地。
但是朱由检作为圣明的帝王,自然是不会怯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