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情暖三坊七巷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尽人事听人心顺人意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尽人事听人心顺人意(1/2)

目录

何霞伸长脖子看向第一排的嘉宾区,她对王文风说,“文风,听说想建设大型游乐场的那个财团老板也被邀请来了,是哪个啊?”

王文风抬头看了看,仔细回忆电视里看到的面孔,“好像是.....左边第三个,那个瘦瘦带眼镜那个。”

“哦看到了,看到了。”何霞点点头,看到财团老板也看得津津有味。

所有南后街的百年手工艺传人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历史文化,百年瑰宝,光芒四射,令人目不暇接。尽管展演大会还有一些赛则设置,但上台展演的老手艺人们早已不再关注名次和名利,他们的心中有的只是对三坊七巷的深情眷恋,对传承了几十年手艺的珍惜和不舍,没有这一片土地,再古老、神奇的手艺都将失去立足之地,为了留住这片故土,所有人倾尽所能,这一场展演大会,外人看到的是热闹、喜庆,三坊七巷的居民们看到的是**气回肠。

一个90多岁高龄的老手艺人,在孙子的搀扶下,上台展示剪纸技艺。耄耋老人在专门为她点亮的聚光灯下,专心致志地做剪纸,剪刀在红纸上如神龙游走,皱如树皮的双手灵巧利落,所有人都震惊了,众人寂然,生怕一个声响惊扰了老人的创作。

“哎呀,我这,怎么看的有点想哭呢?”何霞不好意思地低头呢喃。王文风知道何霞的感受,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随后开始的是传统小吃的展演。这一次,杨思思没法上台展示了福州鱼丸的制作了,街道请来颇有名气的鱼丸老手艺人上台展示。老手艺人在鱼丸制作好之后,大手一挥将鱼丸抛向空中落下,又在案板上弹起,足见弹力十足,现场响起一阵惊呼。

陈荣顺和林山两家联手展演肉燕和元宵技法,他们压轴上场。

两人穿着一黑一白的厨师服,一前一后上场,先向全场观众鞠躬示意,随后各自站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前,开始分别制作肉燕和元宵。

制作肉燕和元宵,对面皮的要求不尽相同,一个要求要薄如蝉翼,一个要求要劲道粘弹。

肉燕技法和元宵技法,就像是两派风格迥异的武功,在这次展演上,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两种技法的迥异和切磋,俨然一场高手过招,与无形之中见锋芒。

打制肉坯,再加木薯粉糅合,一边揉一边用木锤敲打,翻拍,木锤在陈荣顺的手中仿佛幻化成江湖剑客手中的利剑,习习生风,稳健潇洒。

林山则像金庸小说中的扫地僧,一心埋头眼前的面团。糯米一揉一翻,面团任意揉捏成形,信手拈来,举重若轻,焕然天成。

两个人并排站在舞台上,一个刚劲有力,动作动作疾如流星,一个动作轻如飞腾,重如霹雷,行云流水的配合,刚柔相济,仿佛一场绝世高手的比拼,两人斗的痛快淋漓,观众惊叹不已。

肉馅儿的制作颇为神秘,两个人手速飞快地将酱醋盐等调料放入肉馅中,随后从各自的案桌底下,拿出一小瓷瓶装的祖传秘方,加紧肉馅里,最后搅拌均匀,才制成独有的肉燕馅和元宵馅。

等到薄如蝉翼鲜美的肉燕和回味无穷像艺术品的元宵,端到众人面前,所有人都迟迟缓不过神来,肉燕,香味浓郁,透过薄薄的肉燕皮,粉红色的肉馅隐约可见,一点点葱花,一点点油光,引人口欲。元宵则看起来大又圆,白白的糯米团子包裹着厚实的肉馅,汤汁带点白,清爽甘甜,是不同的风味。

在看过了制作过程的精妙绝技之后,众人对肉燕和元宵的期待更是被推到了最高峰,有幸分到两种小吃的观众,迫不及待地开吃,赞叹声此起彼伏。

王文风看到第一排的嘉宾,每个人吃到肉燕和元宵后,都不住地点头。最终,展演大会上,肉燕和元宵的联合表演众望所归拔得头筹,陈荣顺和林山一起上台领走代表荣誉的证书和奖杯。

展演结束后,潘国明跟着区领导一起带领嘉宾们逐一参观各个展区。陈荣顺和林山则各自回到在家所在的小吃展位帮忙。

“爸,荣子叔,恭喜你们,得了冠军。”还没等林山和陈荣顺走近,眼尖的林恩馨已经看到了,随即喊了起来,陈雨帆、赵惠兰以及周遭的食客看到了,纷纷向他们鼓起掌来,两个人像英雄一般众星捧月地回到展位前。

“好了好了,还愣着干嘛,”林山不习惯众人的追捧,立即到锅前掌勺,“客人都等着呢。”

陈荣顺则向众人合掌致谢,随后也来到展位前帮忙。因为有了冠军的头衔,两家展位前的食客骤然多了起来,排起了长队。

“四叔,来,给你一朵小红花。”赵大爷带着翁梅英来到四叔的展位前,将昨晚承诺的小红花贴到了四叔的身上,后者笑得眼睛眯成缝。

翁梅英摇了摇头,对不但嗜酒又爱屋及乌喜欢酒瓶的两个人无可奈何。在她眼里,三嫂将展出的一条纯手工纺织的围裙,最感兴趣。黑、白、蓝三种颜色的线,交织成不同图案和花样,听三嫂介绍,这是当年她的姥姥用织布机一点点织出来的,现在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工艺了。

“这个必须给个小红花。”翁梅英坚定地给三嫂贴上一朵,乐得三嫂喜笑颜开。

“这个展区,很有特色啊。”翁梅英的身后传来一个带点腔调的口音,她转身一看,哟吼,安保将众多参观者都隔绝在外,簇拥着一队嘉宾模样的人走到老物件展区,好几个摄像机跟在一旁拍摄,她还看到潘国明跟在后面。

翁梅英愣愣地站在展位前,潘国明使劲向她使眼色,她这才反应过来,准备推开一点。但手里拿着的纺布围裙被一个瘦高戴眼镜的男子接过去,认真欣赏。

“这个围裙,很有特色啊,很少见。”男子将围裙伸到旁边的另一人面前,后者频频点头。“老人家,这是你的吗?”旁边的男子问翁梅英。

“啥?哦,这个不是我的,”翁梅英突然反应过来是问她,赶紧回答,“这是衣锦坊何家展位的展出的,来来,三嫂,你快给介绍一下。”

三嫂也愣住了,见翁梅英叫她,这才反应过来。“哦,这个围裙是这样......”

眼睛男子一边听,一边点头,还向潘国明又问了一些关于三坊七巷的问题。其他展位的街坊们,看着来人身份不凡的样子,也都没了先前的闹腾,大家静静地听着潘国明介绍三坊七巷的情况。

“......三坊七巷的老百姓对这里的感情非常深厚,很多都是住了三代以上的,这些老物件都是街坊们主动贡献出来参展的,我们这次展览多亏了大家的鼎力相助。”潘国明如是说。

三坊七巷生活风情展热热闹闹地开了一天,等到大家收拾好东西回到家里,所有人都累坏了。这一天,三坊七巷早早地进入梦乡,所有人睡得香甜。

陈雨帆睁开眼睛,已经近十一点。这一觉,睡得真踏实啊。他看着外头已经大亮的天,慵懒地不想起来。楼下隐约飘来饭香,陈雨帆的肚子咕咚咕咚叫了起来。昨天一直忙着做肉燕,自己都没顾上吃一口,忙的时候像打了鸡血一般亢奋,现在真的感觉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