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开启“头脑风暴”(2/2)
一只指节分明的大手,坦****伸到眼前,陈雨帆慢慢站起身,两个身高相当、相貌不分上下的男人,彼此对望,有交锋有认可,但更多的是惺惺相惜。
陈雨帆伸出手握住,“没什么,在争取民意这方面,你们有天然的优势,我们能做到,只能是从专业的角度去看三坊七巷的改造意义,但怎么让老百姓理解并接受,只有你们能行。”
潘国明笑了,认识以来,这是陈雨帆跟他说的最多的一次话。
“说心里话,我们也不希望建什么大型游乐场,这个现代化的产物和历史悠久的三坊七巷一点都不搭。希望我们大家通力合作,把三坊七巷完整地保护下来。”潘国明说。
时间在热烈的讨论中一点点流逝,所有人都浑然不觉。等到有人提醒时,已经到了中午。
众人讨论了一个上午,大家的基本态度肯定是不支持建设大型游乐场,改造三坊七巷得依循悠旧有的建筑风貌。但如何表达居民的诉求,让政府部门认真对待,大家的态度不一。
有人说,要找媒体反映,认为政府这种不顾城市规划,胡乱招商引资的方式,会破坏三坊七巷,是一次政策上的失误。
有人认为,要找相关部门反映,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街道办事处.....总之所有和三坊七巷改造有关的部门,统统找一遍,把大家的联名信统统递一遍,就不信所有部门都不管。
众人竭尽脑汁,纷纷为自己的家园出谋划策,居民也好,租客也好,此时此刻,都不分彼此,守望相助。赵大爷和翁梅英作为旁观者,在一旁看得大为感动,觉得女儿嫁到这里,真是有福了。
有街坊让林山说两句,林恩馨原本以为林山会拒绝的,他坐到陈氏祖厝已经很难得了,让他参与讨论,还当着陈荣顺的面,怕是难了。
但这一次,林恩馨还是猜错了。
“我觉得找部门,找领导,都是在找别人帮忙,靠别人的力量,还不一定行得通。”林山一语道出众人提议的弊端,“我觉得,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让三坊七巷存在下去,不被破坏。”
林山的话不长,却重于泰山,大家听了纷纷点头称是。林山看得透彻,赵惠兰向林山投入赞许的眼光,她看了一眼身边的陈荣顺,陈荣顺始终没有说话。
等到众人陆续离开,赵惠兰把林恩馨喝林山喊住,“山子,恩馨,你们留下来吃口便饭吧?难得的机会。”
赵惠兰笑着看林恩馨,眼底的意味,聪明的女孩一下子就猜到了。林恩馨转向林山,刚要说话,林山抬腿就走,“自家有饭,吃别人的干嘛。”
话硬梆梆的,还是那个倔脾气的林山。
林恩馨冲赵惠兰嘟了嘟嘴,跟在后面走了。赵惠兰无奈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