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情暖三坊七巷 > 第二十二章 一场悄然而至的变迁(一)

第二十二章 一场悄然而至的变迁(一)(1/2)

目录

微风中福州透着海的气息,福州沿海,城市有一大半都在海边,不仅如此,福州还有绵延在海岸线上沙滩,因为偏靠南方,又临海,一年四季气候温和。

南后街离着海并不算多远,往前走两条街就是个码头,因此百年前这一片格外繁华,外国人中国在此都留下了很多痕迹,后来一些事情这些大都拆了,伫立在南后街的祖厝,和另外一些洋楼,小的中式公馆,就好像是百年前繁华的遗影。

它不再如当年那样繁奢堂皇,可却有种历经沧桑的亲切,褪去了满身的浮华,变得像福州这个城市一样温润。

早上五点多,天刚蒙蒙亮,南后街却已经开始了他的一天,早餐铺子陆陆续续的开张,行人渐渐多了,这时候出来的都是当地的居民,多数都是这周围的商户,铺子里头点起了灯,又熄了灯,人也就来了。

在福州,早餐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比午饭还要丰盛,这一天要开个好头嘛。

南后街上的吃食有着福州独特的色彩,其中不乏像林家元宵这种的百年老字号,家家各具特色,形成了南后街独特的味道,也代表了福州。

林家元宵铺子也早早的开了张,早上吃元宵的还是不少的,且多是附近的居民,都是老主顾了,林山跟他们也早就熟悉了。

早上煮的元宵一般都是昨天下午预备好了的,所以这个点倒是不慌忙,林山边和着面,边煮元宵,做的很熟练,从他十几岁起就一直这么做,这都三十几年了,看着他自己变老,也看着他的顾客门变老,就连这房子也老了。

等着林恩馨把最后一碗元宵端走了,林山开始做今天要用的馅子,这时候后厨是谁也不让进的,林恩馨都不行。

林家的配料偏甜,很多北方顾客并不怎么喜欢吃,且林家的元宵馅子的配料从林山年轻的时候就像给它改改,可一直不知道陈荣顺肉燕的馅子是怎么做的,林山年轻的时候吃过几次肉燕,都是陈荣顺他爹做的,每次他吃完就去兴气冲冲的根据自己尝出来的配料去做馅子,可每次味儿都不一样,也不是说不好吃,就是觉着差了点啥。

早上送走了头一批顾客,趁着下一批还没来,林恩馨会把铺子大大小小的地方打扫一遍,下一趟来的人就不再是以福州居民为主的人,多是外地来福州参观游玩的。

铺子干净了,林恩馨直起了腰,又去后厨里帮着陈荣顺包元宵,包元宵也是有讲究的,小时候陈雨帆还跟着林恩馨学过,可不管怎么做,做出来的都不如林恩馨的好看,小陈雨帆那时候正是争强好斗的时候,心里不服,回家还让陈荣顺给他准备着,他要包元宵。

陈荣顺那时候乐呵呵的给他准备,可他就用了一次那些工具,往后不管哪次陈荣顺问,他就一溜烟儿的跑出去玩。陈雨帆还小,那时候陈荣顺脾气还很温和,看他躲出去了还哈哈大笑。

后来陈雨帆才明白那时候陈荣顺还是挺喜欢逗他的。

这些年里南后街渐渐的越来越繁华,游人旅客越来越多,南后街上的商户们一开始还挺纳闷的,这是怎么的回事儿?还是后来挺上头说了,说什么沿海的一些城市要开放,福州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还是没大明白,但都明白了以后顾客要比以前多了更得好好做了。

随着南后街的日益繁荣,也有不少做小生意的瞄准了这个机会,想趁机发个小财。当然这些多些个商户里也不乏鱼目混珠的,南后街的商铺良莠不齐。这其中的哪些好的那些坏的当地人最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