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鲜汤掉眉毛(1/2)
陈荣顺接着将准备好的肉燕皮擀成一张偌大的大片,接着擀面杖三下两下地越擀越薄,用刀切成八厘米见方的大小,厚度均匀,白皙整齐。
接着开始和馅料,把前面切好的肉泥放在盆中,昨天从饭店里剩下一点用来做手打鱼丸的鱼肉泥也和在其中,加入蛋液,绍兴花雕等调料后顺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打上劲了之后。
陈荣顺起锅烧了一锅紫菜虾皮汤,端着肉燕皮和馅料出去放在饭桌上,和赵惠兰开始包了起来。
肉燕皮薄而湿润,将馅料用筷子挑起后,直接塞入其中,再将边缘捏紧,边缘受热变得有些弯曲,这一入水煮后就会形如春花。
这是肉燕的一种包法,也叫小春花(注释:肉燕制作的一种手法。将肉燕皮切成2寸见方片,然后一手持燕皮,一手用筷子挑适量的馅放入燕皮中,合拢捏紧使成燕尾或长春花形)。
夫妻两人协力同心,赵惠兰手勤脚快,不一会就和陈荣顺两人一起包了百十来个。
此时锅也开了,陈荣顺拾掇起一个个肉燕放入滚水中,锅中水汽氤氲升起袅袅炊烟,紫菜和虾皮熬的汤正好,几十个肉燕如同一个个白色的小元宝,咕噜咕噜就滚到了水中。
王文风和一个长相秀美的女人闻香而来,女人有着杏眼修眉的靓丽五官,可就是皮肤差了点,满是风吹日晒的痕迹,看着也挺黑。
后面倒是跟着一个年龄不过十岁的小女孩,穿着一件麻布灰裙子,衣服显然不是新的,但小孩收拾的干干净净,看起来也精神不少,五官和女人十足十的相像,但皮肤又白又嫩,显然被人好好保护着。
赵惠兰和院子里这些女眷关系都挺好,这女人叫何霞,是个从四川来的女人,比她得小了十岁,旁边的小姑娘,是她家的丫头,小名囡囡,母女两在这住三四年了。
何霞年轻时嫁了个老公,可惜老公命薄,在何霞生下囡囡后第三年就受工伤去世了,只留下这苦命的女人,侍奉着婆婆,代囡囡大了一点后,为了囡囡能给上这边好点的学校,专门跑到福州打工,每个月还给婆婆寄钱。
同是女人,赵惠兰知道何霞这到底有多不容易,平日里也常照拂着,房租有个一时半会凑不来的都给何霞往后延着。
何霞也是讲情谊干脆利索的爽快人,性子又直,两人一来二去就成了对好姐妹,何霞还经常拿老家的腊肉给赵惠兰。
见何霞下来,赵惠兰先一把拉住了囡囡,自从视若亲生的儿子长大后又出国,她是越来越喜欢这些可爱的小孩了。
揉着囡囡软乎乎的脸颊,赵惠兰笑着打趣,“囡囡啊,你说,你的脸颊上怎么肉嘟嘟的,是不是你妈妈都把好吃的给你了?”
囡囡年纪虽然十岁,但也是个小大人一样,摇摇头说,“赵姨,我妈说了,这不是肉嘟嘟,这是叫婴儿肥,等我长大就没有了。”
小女孩声音又软又甜,一时间让四人都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陈荣顺从锅里把煮好的肉燕放在大搪瓷碗里端出来,几人围坐一团,大快朵颐。
何霞轻咬了一口肉燕,皮白皙透明,一咬在嘴里还弹牙,馅料里猪肉和鱼肉相融合,鲜美无比,汤虽然是紫菜虾皮汤里边没有一点油花,但煮完肉燕后再尝尝这汤,何霞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一个笑来。
“荣哥,你这肉燕煮过后的汤都比老母鸡汤鲜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