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 第139章 腊月掀帘,一筐绿玉炸全城

第139章 腊月掀帘,一筐绿玉炸全城(1/2)

目录

正月廿八,鹅毛大雪压得山梁直喘,靠山屯的木篱笆早被雪埋成了矮墩,烟囱里冒出的烟刚窜半尺就被风卷散,家家户户的窗纸都蒙着层白霜,像谁给大山糊了层毛边的信封。

林英裹着老羊皮袄蹲在自家地窖口,冻得通红的手指攥住草帘边角,指节因用力泛出青白。

她深吸一口气,猛地掀开,暖意裹着青草香“轰”地涌出来,惊得她睫毛上的雪粒扑簌簌落进衣领。

“娘哎!”身后传来林招娣的抽气声。

十二岁的小丫头扒着她肩膀探头,冻得通红的鼻尖几乎要碰到垂在眼前的黄瓜。

藤蔓顺着竹架爬满地窖四壁,翠生生的黄瓜坠着白刺,红番茄像小灯笼似的挤成堆,连菜叶上的水珠都泛着透亮的光,哪像大冬天该有的模样?

陈默捧着温度计的手顿了顿,哈出的白气在镜片上结了层雾。

他摘下眼镜用袖口擦了擦,又凑近看了眼刻度,声音发颤:“零下三十度的天,地窖里十八度……英子,你说这是借了山气,可山气哪有这般灵性?”

他指尖轻轻碰了碰黄瓜上的水珠,水珠顺着指缝滚进掌纹,“上个月你在空间里育苗,我还担心时间不够……”

“空间十日换一日,育二十天苗,外头才两天。”林英弯腰摘黄瓜,竹篮里很快堆起半筐翡翠。

她的呼吸凝在睫毛上,眼里却烧着团火,“我算过,地窖挖在阳坡,寒潭水引过来循环供热,藤蔓挡着寒气……娘咳血的药需要鲜枇杷叶,招娣说小栓馋番茄馋得夜里说梦话,总不能年年冬天啃冻萝卜。”

竹篮“咚”地落进储物空间,林英拍了拍沾着泥土的手:“明日县城年集,咱们带两筐去。”

“可……”陈默欲言又止,望着她发顶沾的草屑,终究只是把怀里的搪瓷缸往她手里塞,“我昨晚烧了热乎的红薯,你揣着。”

林英低头,缸身还带着他体温的余温,红漆画的九心莲边缘毛躁得可爱。

她没说话,把红薯塞进袄襟最里层,指尖隔着布料碰了碰腰间的玉坠,温凉的触感顺着皮肤爬上来,像在应和什么。

次日清晨,县城十字街的年集比往年更挤。

糖葫芦的红、花布的艳、腊肉的油光裹在雪雾里,可当林英在角落支起木架,掀开草帘的刹那,所有人的脖子都像被提线拽着转了过来。

“我的老天爷!”卖咸鱼的王婶踮着脚张望,手里的秤砣“当啷”砸在冰上,“这是黄瓜?大冬天的黄瓜?”

“莫不是从南方用火车运的?”戴毡帽的老汉凑过来,伸手要摸又缩回去,“金贵东西,摸坏了赔不起。”

“冬长夏菜?”张有财挤进来,酒糟鼻冻得发紫,“我看是妖法!雷都要劈……”

“咔嚓。”脆响惊得众人一哆嗦。

铁蛋叼着半根黄瓜从人堆里钻出来,腮帮子鼓得像仓鼠,嘴角沾着汁水:“脆!甜!比我去年在省城吃的还鲜!”

他抹了把嘴,抄起扁担往肩上一扛,“英子菜,三倍价!抢到就是命!”

人群“轰”地炸开。

卖花线的小媳妇挤掉了发簪,扛麻袋的壮汉把年货撞得满地滚,连国营副食店的王会计都缩着脖子混在队里,手里攥着布票眼睛发亮。

“都给我住手!”

李主任裹着军大衣冲过来,帽檐上的雪扑簌簌落进领子里。

他揪着铁蛋的后领往外拽,又瞪向林英:“未经许可私售鲜菜,涉嫌投机倒把!这筐……”

他的手指刚碰到黄瓜,就听身后传来清甜的童音:“爸……我想吃那个红果。”

县官员抱着女儿小翠站在人堆外。

七岁的小丫头瘦得像根芦柴棒,小脸白得透明,可此刻眼睛直勾勾盯着竹筐里的番茄,喉结动了动。

书记皱眉要说话,林英已摘下个番茄,用小刀切了薄片递过去:“这是新育的品种,甜的。”

小翠盯着番茄片,像只小兽似的慢慢凑过去,舌尖轻轻舔了舔——眼睛突然亮得像星子。

她张开嘴咬下,汁水“啪”地溅在下巴上,原本青灰的小脸渐渐浮起粉润,连咳了半冬的身子都直了些。

书记的手抖了抖。

他接过女儿手里的番茄皮,摸了摸温度:“刚摘的?”

“地窖暖棚种的。”林英指了指远处的草帘,“县医院要是信不过,不妨取样检测。”

两小时后,县医院的王院长跑得气喘吁吁,白大褂前襟沾着雪水:“书记!检测结果出来了!维生素含量是普通蔬菜的三倍,没农药没化肥!”

他抹了把汗,“我老伴咳了十年的老慢支,要是能天天吃这菜……”

书记低头看怀里活泛得直扭的小翠,又抬头看林英。

他大步走过去,伸出的手在半空顿了顿,又重重握住:“林同志,你这不是卖菜,是救命!从今日起,县医院、机关食堂,全订你的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