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贫穷的唐侍郎(2/2)
如果那小女孩儿真的是王连贵下的手,肯定就不是简简单单砍掉右手了”。
连环案的凶手作案方式往往会有高度的一致性,是爱好和习惯使然,也是一种隐秘的挑衅和炫耀。
“也许是那个畜生一时兴起呢,这谁知道?”
唐知味又提出疑问,“那王连贵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残害的孩子都是穷苦人家。
这杏花胡同家家关门闭户的,他来这样的地方太显眼了。
而且那女孩儿是死在自己的闺房的,也就是说他不但来了,还进了门。
甚至趁所有的丫鬟仆妇不注意,偷偷进了小姐的闺房。
这里可是比高门大户门禁更森严,他怎么能进得来?”
牙人依旧用同样一句话打发他,“那样的畜生,谁知道他!
好在老天爷有眼,叫宋世子抓住了他!”
唐知味不再与他争辩,跟着附和,“就是可怜了那位小姐,还有她娘。
那样的身份,又吓疯了,怕是落不到好下场的”。
“那可不是!出了那样的事,据说那位大人震怒,不说怜惜那个可怜的娘子,反倒厌憎她没有看好孩子。
将那娘子关在这宅子里,只留了个老仆看着,不多久就糟践没了!”
死了?
唐知味一阵失望,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那位娘子。
他昨天到许府一趟,也并不是全无收获。
偶尔一会,他身边没有人,便装作羡慕地和随侍的丫鬟说起了,许远程小小年纪就得了许尚书的青眼,千里迢迢将他接到京城,亲自教养。
不像他自小贫苦,无人帮衬,连进京赶考的路费都是跟寺里的和尚们借的。
丫鬟被他说得怜惜之心大起,将自己知道的有关许远程的事一股脑都告诉了他。
本来,她还可以说得更多的。
可惜,许远程很快就又凑到了他身边,那丫鬟立即就闭了嘴。
但就算是这样,那丫鬟也说了不少,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件事——
许远程母子上京路上曾与一位同乡的娘子同行,那位娘子后来住在杏花胡同。
许远程的母亲温柔寡言,几乎从不出自己的小院,只偶尔会出门探望那位娘子。
直到那位娘子的女儿凶死,自己又变得疯疯癫癫为止。
疯疯癫癫没关系,总也能打听出一星半点的线索。
只要有一点线索,他就能追查下去。
只没想到,那位娘子竟然也死了。
牙人还在滔滔不绝,“不过要我说,这家娘子还不算最惨的,更惨的是那些丫鬟仆妇们……”
这是他为数不多能踩着他平时看都不敢看一眼的贵人,找到优越感的时候,根本刹不住话头。
一条杏花胡同从头走到尾,牙人将那可怜的一家人从主子到奴才,从出身到人品都评价了个遍。
甚至,原本他怎么都不肯告诉唐知味的屋主身份,也隐晦却又明目张胆地说了出来。
唐知味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发出惊叹。
最后,见他实在不知道更多的了,更是用一句话总结道,“你知道的真多!
我却是走运,遇到了你这样几乎什么都知道的牙人,也不怕两眼一抹黑地被人坑了”。
这句话再一次激发了牙人诉说的欲望,他嘿了一声,“这算什么!
打我祖父那辈,我们家就住在杏花胡同附近。
这杏花胡同里哪一件事、哪一个人家是我不知道的?
要我说啊,这家娘子虽悲惨,却还不是最惨的,巷尾那家的娘子那才真的叫一个惨……”
唐知味走累了,太阳还很晒,于是请牙人进了茶馆喝茶,要了雅间,点了茶馆里最好的茶点。
虽然那位娘子死了,但说不定总还会沧海遗珠,留下个老嬷嬷之类的知道一点往事呢。
左右他也没事,就当听个乐子。
牙人滔滔不绝地说了一下午,末了,他甚至动了几分真感情,真心实意地劝说唐知味。
“小人听大人的话音,怕是不信什么鬼神、凶宅的。
但小人这些年见了那么多,今儿必须劝大人一句。
那宅子不能买,哪怕再便宜也不能买!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唐知味认真谢过,答应他再考虑考虑。
牙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会因为他这个“再考虑考虑”失去一笔钱财,龇着牙花高兴又满足地笑了。
本来,已经到傍晚了,唐知味应该顺便再请他用个晚食,喝点小酒。
但,他没有钱。
更重要的是,牙人已经没有什么新鲜事可讲了。
他去付了帐,刚刚点茶点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更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足足点了九十九文钱的。
他总共只有一百文钱,剩下的一文钱可以买两个馒头做晚食。
今晚吃不起春饼了。
唐知味有些不高兴,于是将袖子里的糖全部拿出来,送给了牙人。
说时间来不及了,自己要赶回去,就不请他喝酒了,这些糖带回去给孩子吃。
一大包糖分量不少,老百姓平日哪里舍得买这么多糖给孩子吃?
牙人很高兴,连声感谢,揣着糖高兴地回去了。
他没有算出来,如果他能做成这笔生意,他得的银钱能够他喝十天的茶,再买十大包这样的糖。
唐知味捏着最后的一文钱,站在馒头铺子外面踟蹰了一会,将钱又塞回袖中。
他决定先去有间医庐看看,说不定那里会有冤大头请他吃东西呢?
这一文钱,他就可以留着明天早晨上朝前,买两个馒头垫一垫。
明天中午,衙门里有饭,明天晚上——
唐知味叹了口气,明天再想明天晚上的饭钱从哪来吧。
为了那个许远程,他硬生生舍出去了下半旬的饭钱,这个月怎么熬到月底呢?
唐知味想着想着,突然立住脚步。
片刻后,他又继续往前走,除了嘴角翘起的弧度越发迷人外,没有任何反常。
“喀——”
细微的碎裂声伴着急促的哨声响起,亮黄色襦裙的异族少女气急败坏将一只老银小鼎扔到了唐知味面前。
呈包围之势困住唐知味的蝎子纷纷掉转方向,钻入小鼎之中——除了被唐知味踩死的那个。
唐知味看看那个小银鼎,取出手帕,挪开右脚,小心翼翼将那只蝎子捡了起来。
唔,他的角度和力度都把握得很好,恰到好处地踩死了蝎子,却没有踩碎。
蝎子死得很完整,特别是蝎尾针,一点都没伤到。
这么大、尾针这么长的蝎子在中原很难见到,应该挺值钱。
他下半旬的饭钱有了,他今晚可以吃春饼了!
真是天降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