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捉杀使(2/2)
糟糕,染坊里的人都不知道那几个人的底细,可别漏了馅儿才好,宋竹也不知道靠不靠得住。
偏偏她和宋莲都被关在了城外。
只盼着秦书听着消息能赶到染坊稳住局面才好。
“真是造孽,我才回了趟娘家,结果回来这城门就进不去了。”
“我家那口子还在城里呢,孩子饿得直叫唤,怎么要关城门也不提前给个信儿?”
“什么狗屁捉杀使,拿着鸡毛当令箭,哪有捉匪捉到城里来的?哪个山匪会往城里跑?那不是自寻死路吗?县老爷怎的也不管管,我赶着回家做饭呢。”
抱怨声越来越多。
谢云昭皱着眉,心神不宁。
陆端却以为她是担心进不了城。
“秦小娘子别担心,城里城外还有这么多人呢,想必城门一会儿就开了,实在不行,你和元瑾也能去我家将就一晚上。”
谢云昭回神看向陆端,对他道谢。
“去马车上等吧,夜里冷,当心着凉。”
谢云昭点点头,拉着顾元瑾一道上了车。
此时的县衙,正灯火通明,段知县坐在堂下,看着上方鸠占鹊巢的方脸男人,一口气忍了又忍,到底没忍住:“孔大人,这个时候关城门,怕是不合适吧?”
孔进宗长了一张国字脸,单看脸型看起来有几分正气,只是他满脸麻子,眼皮浮肿,眼珠浑浊,便显出几分奸诈猥琐。
“有什么不合适的?本大人也是为了城里百姓的安危着想,那些个山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叫他们在城中游走,万一伤了人,可如何是好?”
什么为百姓的安危着想,是为了你自己的钱袋子着想吧?段知县在心里暗啐一口。
要说杀人不眨眼,你孔进宗敢说第一,谁敢说第二?
真是不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竟然让孔进宗来当这个捉杀使,这跟把狼放进羊圈里有什么区别?
段知县深吸一口气,道:“我们长灵县,已经好多年不曾闹过匪患了,哪里来的山匪?孔大人怕是弄错了?”
孔进宗“啪”一声拍在桌子上,盯着段知县道:“朝廷将夔州路的安危交给我,我自当尽心尽力,半丝隐患都不能留,这里有没有匪患,可不是段知县说了算的,段知县这般阻拦,莫不是与那些山匪是一伙儿的?”
段知县脸色瞬时铁青。
这孔麻子,说话竟如此诛心。
“段知县说了不算?我说了算不算?”
正在两人剑拔弩张之时,门外忽然传来段知县颇为熟悉的声音。
……
陈大老爷听完婆子汇报事情经过,忍不住摔了个杯子。
婆子瑟缩了一下,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哭丧着脸,她就知道,肯定是要秋后算账的。
一众丫鬟婆子也跟着跪下。
明安带着几个护院早跪在门边。
陈大老爷气得胸膛起伏。
“这么明显的调虎离山,你们一个个的都是蠢猪吗?”他骂道。
“那谁知道这山匪晚上不来,大白天的出来打劫来了。”有婆子忍不住嘀咕。
“山匪?蠢猪,你真以为是山匪干的?”
“滚出去。”陈大老爷懒得和这群蠢猪多说,挥挥手赶人。
还山匪,山匪绑一个疯子干什么?嫌自己生活太无聊了?
“明安留下,其他人都下去。”
众人很快退出去,房间里只剩陈大老爷和明安两个人。
“芸娘当初那个相好的,当真拿了钱就离开夔州了?”
明安道:“是,听高管事说,他亲眼看见那人问老太爷要了五百两,说只要拿到钱,从此以后绝不踏入夔州半步。”
“他知道芸娘怀了他的种?”
“应该不知道。”
不知道。
陈大老爷手指点着椅子扶手。
“你说……这事儿会不会是……他?”
不然还有谁会费这么大力气劫走一个疯子?
他倒是想过会不会是那姓秦的,可听那婆子说,劫人的是个妇人,武功颇为高强,再加上那几个劫走七郎的“山匪”,亦是人高马大,身手矫健,那姓秦的,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娇娘,上哪里找来这样的人?
倒是芸娘那个相好的,以前就是混江湖的,认识的能人异士多,找人来做这件事轻而易举。
明安也是清楚内情的,虽然他心中也认同陈大老爷的猜测,但却不好帮着主子下定论,便低下头道:“小的不知。”
陈大老爷也没指望能从他嘴里听到什么有用的,自顾自沉浸在自己的猜测里不提。
……
城门处,谢云昭撑着车壁的手一滑,从睡梦中惊醒。
“你醒了?”
车厢里响起陆端的声音,谢云昭揉了揉太阳穴,清醒了些。
她看了眼倒在陆端膝盖上睡得正香的顾元瑾,掀开车帘看了眼外面。
外面黑漆漆的,月挂高空,星光闪烁,定睛去看,城门口已经没什么人了。
“城门一直没开?”她问道。
陆端点点头:“是,我看你和元瑾正睡着,就没喊你们。”
他竟一直守着,谢云昭有些不好意思,便道:“陆公子家住哪儿?你赶紧回家去歇息吧,我和元瑾就在马车里歇息一晚,等天亮就进城去了。”
她说着便要将顾元瑾叫醒。
被陆端伸手拦住:“我家离这里不远,秦小娘子若不介意,不如去我家将就一晚?或者去村里找户人家借宿一晚也使得,外面更深露重,万一着了风寒岂不得不偿失?”
谢云昭看了眼外面打瞌睡的车夫,犹豫一瞬:“方便吗?”
她自己倒无所谓,可顾元瑾年纪小,身体抵抗力弱,外面车夫年纪大了,也不好叫人家受冻。
这里不比她那个时代,一场风寒都能要人命。
陆端忙道:“方便的,我家里就我和我娘,家里客房都空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