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拜节(2/2)
他看了看谢云昭身后,问她:“顾家小子没来吗?”
谢云昭道:“元瑾随姨母回青阳村祭拜父亲先祖去了,便由我代他向先生拜节。”
“孝心可嘉。”
雪堂先生也只是随口一问,闻言便也随口一夸。
谢云昭将手里提着的两瓶酒和两包干果放到桌上,又食盒放到桌上打开,端出一盘月饼来:“这是小女子亲手做的月饼,聊表存心,望先生乞纳。”
这时王以安端着茶从屋里出来,他早听见院子里的动静,是以多泡了一盏。
因为有一个陆端在,雪堂先生不好和谢云昭多说,只能聊些有关于顾元瑾的话题来,这回也不能单独将人叫进书房了,便随意和两人聊了几句就端茶送客。
王以安将装好的回礼递给两人,两人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两人一走,雪堂先生就迫不及待朝月饼伸手,手还没碰到月饼,一只手便横空出世,劫了他看中的那一个。
“那是我学生送我的。”他提醒道。
王以安淡淡反问:“我忙活了大半天,叔父连口吃的都吝啬?”
说完便将月饼塞进嘴里。
雪堂先生阻拦不及,指了指一旁的干果:“这些都给你。”
王以安充耳不闻,细细品尝手里的美味。
他拿的是红豆沙馅儿的,酥软的饼皮和红豆沙的豆香、甜味交织在一起,甜而不腻,口感柔滑,相比市面上买的那些甜死人的饴糖月饼,腻死人的油酥月饼,这个月饼却是刚刚好。
再配上刚泡好的方山露芽,简直完美。
看着王以安吃得满足,雪堂先生冷哼一声,拿起月饼塞进嘴里。
浓郁的咸味在口中散开,让他险些将月饼吐出来,然而细细咀嚼之后,渐渐有种独特的香气盈满口腔,他尝出是咸蛋黄的味道。
月饼咽下去,嘴里还残留着那种咸香,同时又有微微的回甘,越品越觉回味无穷。
雪堂先生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舒服地眯起眼。
叔侄两个你一个我一个,很快将十个月饼吃得只剩下了三个。
雪堂先生拿着剩下半个月饼,指着其中金黄肉松,对王以安道:“这个当得最佳。”
王以安认同点头。
……
谢云昭同陆端出了门,一起往东城去。
陆端看着她,道:“没想到秦小娘子厨艺也是一绝。”
谢云昭眯眼一笑。
“为何每次遇见秦小娘子,总能被秦小娘子所惊艳?这世上还有什么是秦小娘子不会的吗?”陆端目光深邃,看不清他眼里的情绪。
谢云昭笑道:“世上技艺千千万,我不会的可多了,比如我不会作诗,不会弹琴,不会下棋,不会生火,只是陆公子和我相处不多,不了解我而已。”
那能不能给我个机会让我慢慢了解你?陆端在心里道。
然而想到自己如今家里的光景,终究只是落寞地笑了笑。
他只有努力读书,考取了功名,才有谈婚论嫁的资格,才有向秦小娘子说这些话的资格。
“秦小娘子晚上可要出门看灯会,今年灯会想必是极热闹。”
不能谈婚论嫁,邀人一同看灯总成吧。
不想谢云昭摇了摇头:“晚上我染坊还有些事要处理,就不去了。”
陆端失落地垂了垂眼,笑道:“那可惜了,不过这灯会以后应该年年都有,明年再看也是一样的。”
谢云昭笑着应“是”。
两人很快走到家门口,谢云昭邀请陆端进门喝杯茶。
“尝尝我做的月饼。”
陆端怀着私心,厚着脸皮进门。
却见院子里正热闹,原来是宋兰他们从青阳村回来了。
“你们怎么回来了?”谢云昭惊讶道。
她还以为他们要在那里住一晚呢,毕竟晚上不是得祭祖吗?
宋兰回头笑道:“你第一回在这里过中秋,我们哪能把你一个人扔在这儿,团圆团圆,大家在一起才叫团圆不是?”
谢云昭一愣,眼眶微红,低头望了望地面,才抬头道:“姨母说的是。”
宋兰笑着摸了摸她的脸,才转头看向陆端:“陆公子来了,屋里坐。”
陆端正看着谢云昭的侧脸出神,闻言一惊,忙回了神,脸红了红,拱手道:“祝各位婶子叔叔中秋喜乐,冒昧上门,没带节礼,惭愧。”
“嗨,陆公子和我们瑾哥儿是同窗,都是一家人,说这话外道了不是,陆公子就把这儿当自己家一样。”
顾元瑾也道:“是啊,陆大哥,我拿你当我哥哥呢,别跟我们客气。”
他这说的也是实话,陆端一直把他当弟弟一样照顾,在书院里,很多同窗看在陆端的面子上,也对他颇多帮助,他一直很感激陆端。
谢云昭听着他们说话,看向宋竹正在搬的石榴,问道:“这么多石榴?”
宋竹道:“是啊,我们把熟了的都给摘回来了。”
宋兰看向陆端:“陆公子一会儿带些走吧,不然我们吃不完,烂了也是糟践。”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多谢婶子。”陆端没有推辞,笑着应下。
他随谢云昭进了屋,稍坐了一会儿便提出告辞,人家长辈都在,他那些私心当然只能藏起来,哪好久留?
陆端带着一包谢云昭做的月饼和一篮子石榴离开。
宋竹问宋兰道:“姐,这些石榴怎么办?送街坊邻居吗?”
这石榴倒是能放一段时间,可也经不住烂,这么多,他们天天吃也得吃好久呢。
谢云昭想起自己答应老师酿酒给他的,便开口道:“可以给我留一些吗?我酿酒来。”
“酿酒?”宋竹立刻直起身。
他记得他大姐曾说这秦家丫头酿的酒,比千春楼的还好喝,他没喝过千春楼的酒,却因为这评价对秦家丫头的手艺颇为期待,但从未见她动过手。
宋莲更是双眼发亮:“小……阿嫣要酿酒了?”
一激动差点喊出“小郡主”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