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下落(1/2)
秦书将葡萄放回去,擦了擦手,坐起身来:“行,怎么不行?你问,我知无不言。”
谢云昭警惕地看他一眼,怎么突然这么好说话了?
秦书自然看出她的警惕,有些无语,但坑人家三万贯的也是自己,他只好摸了摸鼻子,当做没看见,说起自己知道的消息来。
“梁永知是征和元年的进士,一开始在工部任主事,后被外放为官,任满回京之后进了户部,一直不温不火,直到三年前户部侍郎入了政事堂,户部侍郎职位空缺出来,梁永知得张随推荐,坐上了户部侍郎之位。”
谢云昭直起身子:“你说梁永知是被张随推荐才做了户部侍郎的?梁永知是张随的人?”
那她爹的事,和张随也有关系?若真是如此……
谢云昭眼神微凉。
别的她可以不在乎,但加注在她爹身上那些莫须有的罪名,是否也和张随有关系?
秦书躺又躺回躺椅上,翘起脚道:“说不准。”
谢云昭抬眼看着他:“怎么说?”
秦书也看向她:“梁永知死在秦州城外的事,想必不用我告诉你了吧?”
谢云昭点点头。
“那你可知,在梁永知死后第二个月,张随忽然弹劾他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经查后发现属实,皇帝看在梁永知因公殉职的份上,没有处置他的妻儿,只抄没了他的家产。”秦书道。
这件事刚好发生在朝廷与北狄议和期间,议和之事才是重中之重,一个已经死了的官员被抄了家,在国家大事面前,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很快就如尘埃一般飞散去了,至于他的家人,更是无人关心。
谢云昭手指点着桌面,皱眉不语。
若梁永知真是张随的人,那张随何必在他已经死了之后来这一手?对他没有丝毫好处。
还直接向百官和皇帝证明自己识人不明,以后他再推荐别人,谭世良一党岂不是随时能拿这件事作为理由阻止,皇帝想必也要掂量一下。
不仅如此,张随毫不犹豫舍弃自己人,他手底下的其他人难道不会寒心?
还是说,有人手中握有梁永知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的证据,准备参奏他,被张随提前知晓了,所以先下手为强,抢先一步自己先把人给参了?还能落个大公无私的名声?
这也没道理啊?就算别人参奏梁永知,和张随有什么关系?或许会说他识人不明,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人都是会变的,谁也无法保证一个人能一直禁得住诱惑。
无论是张随参梁永知,还是别人参梁永知,都会落个识人不明的标签,相比之下,前者损失更大。
这张随……
谢云昭皱眉开口:“张随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书抱臂摇了摇躺椅,思考了一瞬才道:“我对张随了解不多,但我爹与张随当了几十年的同僚,他说过张随是个狐狸,很能猜测皇帝的心思。”
要不然官位也不会升得如此顺利,不到四十就升任了中书侍郎,位列参政。
谢云昭明白了,这样说来,张随不过是猜准了皇帝的心思,这才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她爹出事的时候,正值北狄攻破丰州之时,皇帝其实早就得到了她爹准备造饭的消息,一直按兵不动,选在这个时候发难,不过是料准了她爹的性子。
外敌当前,内乱再起,大夏亡国只是顷刻之间的事,皇帝不过是知道她爹不会不顾大夏危亡,不顾百姓死活,所以才敢在这个关头对她爹出手罢了。
年初之时,张随和谭世良两党为议和还是议战之事争破了头,皇帝在两人之间摇摆不定,而张随参奏梁永知之后,皇帝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不过——
梁永知已经死了,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再对他的妻儿出手?抄了他的家?
抄家……
谢云昭眉头舒展开,原来是为了这个。
看来梁家有皇帝想要的东西了,就是不知是不是拿到了,还是说在其妻儿手中。
“梁永知的妻儿去了哪儿?”她问道。
秦书偏头看向她:“在前往梁夫人娘家的路上,被山匪截杀,除了他大女儿命大逃过一劫,其余人全部死于非命。”
谢云昭沉默下来。
如此看来,梁姑娘不知内情,恨上张随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皇帝并没有继续对梁姑娘赶尽杀绝,那么东西大概是拿到了,留下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梁姑娘,不足为虑。
那东西会是什么?
谢云昭直觉和她爹的事有关。
至于张随,这就是个心里什么都清楚的政客,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事都能拿来利用。
那么他放任梁姑娘嫁给张四公子,又是基于什么考虑呢?是保护?还是拿来作为筹码?这件事,皇帝知晓吗?
谢云昭心里有太多疑惑,但最在意的,还是皇帝从梁家拿走的东西。
她转头看向窗外,见太阳正垂落在山顶上,虽然已近迟暮,依然金光灿灿让人不可直视。
她和皇权,就如同伸手触摸太阳的距离。
“我还有一条关于周庭的消息,你想不想知道?”
正想着,秦书开口打断了她的神思。
她回过神,看向秦书。
周庭?
秦书撑着下巴,笑意盈盈地看着她。
谢云昭看到他眼底的探究。
“什么消息?”她问道。
秦书慢悠悠道:“周庭因为检举有功,死罪可免,挨了一顿板子被放出来了,前几日被太子招作幕僚,进了东宫。”
谢云昭故作惊讶:“进了东宫?”
“你们早就安排好的?”秦书可不信她是真的惊讶,眼睛在她脸上转了转,“你们要从太子身上下手?”
谢云昭反问:“天下人人都知道燕王府的罪证是周庭呈上的,无论对错,他都背叛了燕王府,如何就是我们安排的?”
秦书微微笑着摇了摇头:“别人不认识周庭,我却是认得的,对他算是略有了解。”
燕王的下属里,谁都可能背叛燕王,周庭不会。
他在西北那些年,时常出入燕王府。
和这位燕王府长史打过无数次照面,在军营也常与其见面,还是并肩而战的战友。
周庭家三代为军,祖父,父亲,都死在战场之上,周庭父母双亡,孤儿一个,在军营常被欺负,得燕王赏识,成了燕王亲卫,后做了燕王府长史。
对燕王忠心耿耿,燕王也颇为信任他。
在战场之上,周庭毫不在意自己的性命,颇为勇猛,他爹都起了爱才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