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物勒工名(2/2)
自己儿子的手艺虽然不如他,但毕竟也是他教出来的,还是拿得出手的。
若是秦小娘子没看上他才要奇怪。
“你这是在干什么?”
他站到刘二郎身后,见刘二郎正在扇柄上刻着什么。
他没读过书,但几个儿子却是上过两年蒙学的,他跟着也识得两个字。
这扇柄上面三个字他只认得个山字,不过
刘二郎抬起头来,回话道:“秦小娘子要做扇子拿去卖,让在扇子把儿上刻上咱篾匠的名字哩。”
“刻名字?”
老刘头愣了愣,他知道有些铁匠会在打的铁器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或是一些杂货铺子,卖的器具上会刻上铺子的名字。
他还从未听过或是见过篾匠留名的。
篾匠也能在自己做的东西上留下名字吗?
刘大郎已经刻好自己的名字,抬起头来道:“秦小娘子说这叫‘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老刘头瞪眼看着他,什么意思?
刘大郎嘿嘿一笑,他老爹和他当时听见这句话的表情一样一样的,好在秦小娘子没有嫌弃地给他做了解释。
“就是说在器物上刻上工匠的名字,以此检验工匠的诚信和责任。”他将秦小娘子的话转述给自家老爹听。
老刘头听明白了,这是怕他们贪图省事,偷工减料。
但他并没有不被信任的不满,在他看来,作为工匠,对自己手里的东西负责是本分,然而当一个物件做得多了,做着做着就很难保证对每一件都认真对待毫不敷衍,他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很能知道这种心态。
秦小娘子和他们本就不熟,会有此担忧并不奇怪。
若是对自己的态度和手艺足够自信,刻上的名字便不是束缚和压力,而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勋章。
老刘头心中念头闪过,当下把茶碗一放,挤开刘二郎,在他的位置上坐下,一手拿起竹条,一手拿起剖刀,动作利索地劈开竹条,将其劈成扇框需要的宽度。
刘二郎正试着竹条的韧劲,不料被老刘头挤开,一个趔趄摔在地上,手中竹条反弹回来,险些打到他下巴,他不明所以又震惊地瞪大眼:“爹?”
老刘头瞥他一眼,手中动作不停:“你做得明白吗你,别坏了我老刘家的名声。”
刘二郎愕然,他好歹也是六七年的篾匠了,一个扇子框怎么就做不明白了?
屋内另外几人不由面面相觑。
他们老爹这是准备出山了?
……
而此时的顾家,一众人正围在谢云昭身边,好奇地看着她动作。
只见她将一把雪白的蚕茧丢进沸腾的水中,一边用筷子搅着。
不一会儿功夫,筷子上便有蚕丝被挑起来。
谢云昭示意宋莲把锅从火上端开,随后将蚕茧一个个挑进槐米水中。
“等它泡一会儿上色。”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