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2/2)
她不会刻意去给他设置障碍,但也不会轻易被他打动。
他送的礼物,合心意的就收下,不合心意的就搁置。
他的邀约,有兴趣的就赴约,没兴趣的就推掉。
他的甜言蜜语,听得顺耳就听听,听不顺耳就当耳旁风。
她依旧是她自己生活绝对的主宰者和第一优先级。
发展明珠科技,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守护父母安康,这些才是她永不偏离的航向。
周临渊的追求,不过是这条航向上偶然遇到的一阵风。
顺风时,或许可以借力加速,逆风时,也无惧独自航行。
只是……何珠不得不承认,周临渊这个男人,确实与众不同。
他的耐心,他的洞察,他那种我就是要你,并且接受全部的你的强势和坦诚,像一把特制的钥匙,在她厚重冰冷的心门上,不疾不徐地敲击着、试探着。
那扇门,依旧紧闭着,守卫森严。
但或许……连何珠自己都没完全意识到的是,门后的插销,似乎真的松动了一毫米。
又或者,是门上那扇用来窥视外界的、小小的猫眼,被擦亮了些许。
允许他靠近,允许他展现诚意,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态度的转变。
不再是纯粹的利用和戒备,而是带上了一丝细微的,连她自己都可能未曾察觉的……期待和考量?
她依旧不相信永恒,不相信无条件的爱。
但她开始觉得,如果未来注定要有一个人并肩,那么周临渊目前看来,似乎是所有选项中,最不坏、甚至堪称最优的那个选择。
至于那扇门最终会不会为他打开,打开多少,何时打开——
何珠喝尽杯中最后一口微凉的咖啡,苦涩的回甘在舌尖蔓延。
那就看他周临渊,有多大本事,能坚持多久了。
而她,只需大步向前走,专注于自己的征程。
风来拂面,雨来撑伞,如此而已。
心门上那一道细微的缝隙,透进来的或许是光,或许是风,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再阻挡她前行的脚步。
从这天开始,何珠便察觉到了周临渊不同以往的行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无孔不入了!
在公司下午茶时间,周临渊的助理会恰好订购了超量的、空运而来的日本夕张蜜瓜、法国吉拉多生蚝,然后十分为难地联系何珠的秘书。
“赵秘书,周总这边水果和海鲜订多了,保质期短,能不能请何总那边帮忙消耗一些?不然太浪费了。”
频率高到明珠科技的冰箱常处于爆满状态。
周临渊还记住了何珠偶尔会偏头痛。
于是,一款市面上极难买到的,带有精密温控和按摩功能的顶级颈椎按摩仪,出现在了何珠的办公室里。
附着一张打印的卡片:试用品,用户体验反馈。
何珠用了,感觉还不错,午休的时候设置成睡眠模式,挺放松的。
还有,但凡需要周临渊和何珠共同出席的会议,周临渊总会提前一刻钟到,名义上是先碰一下流程,实则利用这宝贵的独处时间。
会议室的长桌上,总会恰好摆着何珠偏好牌子的茶水,温度适中。
周临渊的助理更是保持着百分百的专注,确保周临渊的行程和何珠的行程在有交集时,能自然地创造出共进工作餐、同乘一辆车的机会。
别问。
问就是刚好顺路。
问就是车子刚好去保养。
周氏跟明珠科技很快展开合作,毕竟周氏涉及产业广泛,附属产业多,有心想要找,肯定能找的出。
而且明珠科技在何珠的领导下蒸蒸日上,做出的成绩也是同类业态里上佳的。
在双方的合作中,周临渊从不送明显超出合作方关系的鲜花珠宝。
而是送一些有来有往的东西。
比如,合作项目取得阶段性胜利,他会送一支限量版钢笔,刻着极小的明珠科技Logo,美其名曰“纪念我们共同的成果”。
得知何父喜欢下棋,他弄来一副古董象棋,理由是“客户送的,我留着无用,听说伯父爱好这个,物尽其用”。
他还会留意何珠随口提过的小事。
比如某次何珠抱怨海市某家老字号的糕点总是排队太久。
第二天,那家糕点铺子的全年VIP卡就匿名寄到了何珠家,不需要排队,可以预约直接送达。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
周氏集团顶楼的会议室里,气氛微妙。
长桌一侧,是以何珠为首的明珠科技团队,个个精神饱满,准备充分。
另一侧,是周氏集团的项目负责人李总和他的团队。
明明周氏是出资方,是毋庸置疑的甲方爸爸,但李总此刻却感觉后背微微冒汗,脸上堆着近乎殷勤的笑容,说话语气客气得甚至带点小心翼翼。
“何总,关于这个技术参数的细节,您看……贵方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考量?我们这边完全尊重贵方的专业判断,时间上也可以再协调,不急,一点都不急……”
旁边周氏的年轻助理不小心把笔掉在了地上,发出不大不小的一声响。
李总立刻一个眼刀飞过去,带着无声的谴责,仿佛对方犯了什么滔天大错,惊扰了对面似的。
何珠一身干练的西装裙,闻言只是略微抬眸,手指在平板电脑上轻轻划动,调出另一组数据,语气平静无波。
“李总客气了。基于之前的测试数据,这个参数已经是优化后的最优解。如果周氏没有其他硬性要求,我认为可以按此执行。”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硬性要求!”
李总连忙摆手,差点把面前的咖啡杯打翻。
“何总团队的专业能力我们是百分百信任的!就按您说的办!小张,快记下来!”
明珠科技这边的员工们眼观鼻鼻观心,努力憋着笑,肩膀微微耸动。
这场面,他们最近可太熟悉了。
自从他们何总被周氏那位太子爷周临渊正式追求开始,但凡是两边公司的合作,周氏的人,尤其是这位直接负责对接的李总,那态度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吧,甲方该有的架子还是端一端的,流程、审核、条款,该卡还是卡一下。
现在?
好家伙,流程一路绿灯,审核基本走过场,条款只要不过分离谱都能点头。
那感觉,不像是在跟合作方开会,像是在给未来老板娘汇报工作。
生怕哪句话没说对,哪个细节没考虑周到,回头被大老板穿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