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长灯魇 > 第43章 人与妖的故事

第43章 人与妖的故事(1/2)

目录

青乡县建城之初只有人,没有妖,妖在那时是人人喊打,深恶痛疾的存在,原因无他,妖吃人的传闻深入人心。

有妖源于一年祈福节,受节日庆典氛围的影响,善良的百姓们收留了一只受伤,奄奄一息的妖,城池建于山腰,山势陡峭,土地稀少,人民勤苦劳作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生计,伤愈的妖为报恩留下帮助百姓,妖有妖力,一妖抵得上数十人,百姓的生活因妖的到来更加富足,妖也在此有了归属感,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妖来到青乡县,也越来越多百姓接受他们,此后,人与妖在这片贫瘠美丽的土地上相互依存,人妖共治。

又一年祈福节,人与妖的故事还在继续。

入夜,青乡县城内外游人如织,张灯结彩。

火光忽明忽暗,闪烁中雕刻逼真的龙头龙身在舞龙人手中翻滚、跳跃、旋转,栩栩如生似入真神下凡尘,外乡人不曾见过这盛况,叹为观止,纷纷加入游街队伍,街头巷尾到处窜。

祈福节,青乡县特有的节日。

白日,百姓们挂灯笼,系彩绸,备美酒佳肴待,待夜幕降临,全家出动与舞龙人一起上街游行,火光驱散邪祟,舞龙消灾赐福,寓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游街的终点在祈福河边。

传说,祈福河可通向天界,在祈福节这天将写有心愿的河灯掷于河中,河水将心愿带去天界,神仙们可在这天破例入凡尘,替百姓们实现愿望。

外头热闹,李家堂屋内亦其乐融融,氛围形似一家人。

“大人,陆姑娘,多亏你们,我才能和迎儿喜结连理,这辈子我李轩先干为敬,祝二位步步高升,永结同心。”

李轩高举酒杯一饮而尽,泪水和酒杯一同落下,“没想到我李轩,有朝一日能和探花郎大人共宴,大人是我的榜样,将来我定要功成名就,替大人、替陛下分忧,不枉你们对迎儿的帮助。”

卫澍举杯回礼道,“八月秋闱,祝李兄取得好名次,如愿以偿。”

李轩虽性子优柔寡断,却是个有卓识,善观察,出谋划策得当的好人才,颇有谋士风范,若能顺利通过科举,培养得当,将来真能替陛下分忧。

一旁,谢微宁、柳迎儿、拳儿三人一言不发,埋头苦吃,不是饿死鬼投胎,是约好饭后一齐去游街,看花灯。

与外乡人不同,县内百姓约定俗成,家在哪就从哪里入游街队伍,待游街结束,将花灯掷河中后,再转一圈,从哪入从哪出,有始有终。

谢微宁是谢家人,该从东南入,可她现在不能回谢家,在李家也好,李家和睦美满,四处都透着家的温馨。

“咚咚锵,咚咚锵!”

屋外传来敲锣打鼓声,寓意游街队伍即将到来。

三人同时放下碗筷起身,把在座人皆吓一跳,愣神片刻,也都纷纷起身。

游龙至,不去游街,也要出门,奉上瓜果佳肴相迎,祈一家人平安顺遂。

众人出屋门外等候,外头已是人山人海,穿着喜庆花衣的小孩子兴高采烈地跑来跑去,钻入人群,再出现是从游街的队伍中出来,手中口袋嘴里都塞满糖果,好不满足。

百姓高举火把,火光冲天,围着到来的游街队伍,烟雾缭绕中游龙翻腾,变化莫测,震慑住在场所有人,欢呼雀跃声排山倒海,震耳欲聋。

祈福节每一年都如约而至,一样盛况,永远看不腻,这是千百年来文化的传承,生生不息。

“大人,节日快乐。”

谢微宁笑容灿烂,高声喊,手中高举着一个火把,火光映照在两人脸上。

声音瞬间被喧闹声吞没,交织的目光在烛火中游离,平淡温情。

“节日快乐,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