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去县里(2/2)
院子里发出阵阵笑声:“确实不能浪费!”
几日后,公社公安部和县组委会的联合批复迅速下达:林三全,杀妻、盗窃贵重财物、敲诈烈属,罪大恶极,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其妻、子参与敲诈勒索,情节恶劣,判处十年劳动。
一切尘埃落定。
周卫国的抚恤金和盖着鲜红大印的烈士证被老支书马振山郑重地交到沈令宁手中。
老人布满皱纹的手重重拍了拍她的手背,叹息沉重如山:“令宁啊,仇报了,天理昭昭。带着福宝…好好过。日子…还得往前看。有啥难处,跟大爷说。”
沈令宁含泪点头,指尖却深深掐入掌心,留下深深的印痕。
这笔用丈夫生命换来的钱,是她寻找他、奔向那渺茫却无比珍贵希望的唯一路费!
沈令宁现在空间里有粮几十斤,布料十几卷,钱财近1000块钱。
但这几年她穷怕了,要去山区里随军,以防万一,她还是要再多准备些粮食和钱。
——
已是农历的二月下旬,窗外的寒风终于带上了丝丝暖意,晋南的冻土开始松动,农历二月下旬的田野已透出点点新绿。
沈令宁的身体在灵泉的滋养下恢复得极快,出了月子,行动已无大碍。
通过民兵队长李铁柱私下透露的模糊路线:城西老槐树胡同,第三个破院门,对暗号‘买老山货’”,沈令宁心里有了谱。
她抱着出生一个半月、眉眼越发清秀可爱的福宝,找到老支书马振山。
“马大爷,”
沈令宁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恳求与坚韧:“福宝眼看着一天天长大,奶粉票实在难弄。我想着,带她去趟县里,一来去信托商店看看有没有旧奶粉罐子碰碰运气;
二来……也给她扯块新布做件春衫。这开春了,孩子总裹着旧布也不是事儿。”
她理由充分,情真意切,还特意提到了福宝。
马振山看着襁褓中睁着乌溜溜大眼、不哭不闹的福宝。
又看看沈令宁虽清瘦却异常坚定的神情,没多问,爽快地开了张“探亲访友、购置生活必需品”的介绍信。
这薄薄一张纸,是通往“外面世界”的通行证。
清晨,突突作响的“东方红”牌拖拉机冒着黑烟,停在村口。
沈令宁抱着裹在粉色旧方巾里的福宝,和几个去公社办事的乡亲、还有两个背着帆布包、打算去县里新华书店“碰碰运气”的知青张启安、李红梅,一起挤在拖拉机后斗摆放的矮小马扎上。
拖拉机手摇动车把,车身瞬间剧烈颠簸发动,尘土飞扬。
“哇哦!这就是传说中的手扶拖拉机?突突突的,自带BGM啊!”
福宝的心声带着新奇和一丝属于“总裁”的调侃,大眼睛透过方巾缝隙,好奇地打量着飞速倒退的田野和灰扑扑的村庄。
“土坯房,黄土路,尘土飞扬,天特别蓝,路边麦苗青青…嗯,年代感拉满了!空气是真新鲜!”
沈令宁紧了紧裹着福宝的薄被,用手护住她的小脑袋,听着女儿的心声,嘴角不自觉弯起一丝极淡的弧度。
未来的华国?
她想象不出,但福宝话语里那份超脱的“见识”,总让她觉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