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老谋深算(2/2)
对此,杨知月笑眯眯地表示,占了那么多便宜,多少要偿还一些。
杨仆:“……没脸皮的家伙。”
他看似抱怨,实则亲昵地说了句,紧接着便拉着杨知月坐下商谈如何继续朝皇帝施压。
杨知月一如既往地很有跳跃性,她积极建议立刻调动军队,直接将压迫感拉满。
杨仆则坚决反对。
他很清楚压迫皇帝很有市场,但也要分清楚时间和地点。
在刚开始谈判的时候决不能动用底牌,他甚至谴责杨知月太早合盘拖出底线,应该将战线再拖一拖,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予一点小小的松动,紧接着在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再来个大转弯!
一套连环计下来保证让敌人无路可退!
同时,他还建议杨知月联合宗亲,并拉拢武官、甚至可以适当性的拜访大儒,联合一切对皇帝有意见,对盛家怀揣愧疚之意,对她本人感兴趣、打算在此时投诚的墙头草……
听着杨仆有条不紊的计划,每一步都那么详细,包括何时何地拜访谁、该带什么礼物、说什么能最快速度打动对方、此人的弱点又是什么……杨知月惊了!
老父亲准备得比自家的情报部门还牛逼!
然后,她就咂摸出不对劲,这套流程咋看着不太想替盛家翻供,更像是替自己上位积极谋划。
杨知月不得感叹,这位老人家绝对跟许宫很有共同语言。
对杨仆所说的阴谋诡计毫无兴趣,盛怀安挪到大舅哥身旁坐下。
对着这位许久未见的妹夫,杨知瑜表现出少见的抵抗情绪。
妹妹给他在一起那么多年,对方始终默默无声,既不在正面战场上动手,也不在后方发挥特长,除了镇守关家军外毫无作为,简直枉费这么些年的时光!
废物,大大的废物!
对于这个妹夫,他不愿意主动搭话,跟八岁便上桌的儿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杨贤比父亲更清楚,这位姑父名声不显,却是姑妈稳定后方的重要手段。
夫妻俩一个坐镇西境,一个坐镇边塞,双剑合一方才镇住领地!
“姑父家里的堂哥今日没有跟来?”他挑了个容易切入的话题,“听闻他师从晁大学士,我还特意准备问题向他请教。”
这只是个打破僵局的切口,正常人会顺着往下说,一来二去谈话便能顺利开展。
盛怀安不走寻常路,他说:“别着急,她俩很快就能到,我已经给他们写信了。”
“……”这种反应让杨贤沉默两三分钟,之后才哑着嗓子问,“是吗?那可真是太好了。”
盛怀安满意颔首,“正是,这个关键时刻全家人都得到齐。”
他当然不会告诉杨贤,让两个孩子过来是为了接触阿宁的监禁。
那孩子自从回到怀川后一直被破待在屋内,待得都要发毛了。
为了避免孩子的身心健康恶化,他果断开润,并主动创造时机。
说实话,就算皇帝提高警惕、胆战心惊,恨不得派几百人暗卫时刻守卫,杨知月方面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仍是轻慢的。
为什么?
因为除却京师外,江山已尽归手中。
各地驻扎的边军对于镇国公主别说抵抗,不摇旗呐喊、高呼欢迎就算好的。
比起时不时就拖欠工资的中枢,还是给钱爽快、办事利落的镇国公主更值得效力!
发展到现在,无需他们派人游说,大多数人都主动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