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诡辩(1/2)
杨知月回府后甚至忍不住吐槽:
“凭皇帝的办事效率,很难相信朝廷居然能正常运作。”
放在鹤山府,若有一日政务拖延,便会有数不清的下属来找。
维系正常的秩序便要耗费大量时间,就算匈奴大军被俘虏得八九不离十,每年春日和秋日仍有小部落之人劫掠。
明知鹤山府城墙高大、兵强马壮依旧不要命地往前冲!
为什么?
都是穷闹得!
给阿宁的那支队伍算是他们中的典型。
为了能混个饱肚,主动投靠到麾下卖命。
世人常评价有异族投靠她,全因那声“杨娘娘”,殊不知这才是罪魁祸首。
思及此,杨知月情不自禁担心起一事。
“我记得江东有一条固定的运货路线,淮南王和朝廷肯定会影响到这笔交易,让商队赶紧往回撤,千万别被人扣住。”
菱角应了一声,转身要去发信,走到一半又被叫住。
“如果不幸被扣押,就算丢了货也要商队安全返回。千万别叫他们为点小财拼命,不值当。”
若霖眸光复杂,长长叹口气。
在西境之外,买个奴婢不过二两,江东那批货至少两千两,把整个押送商队囫囵卖个四五回也不值那些钱。
有心劝说,却知道无用,遂将话咽下去。
杨知月也返回书房,上了一天大朝会,里头还积攒着今日未批改的文书。
果不其然,红木案台上躺着小山似的文书。近前一看方才发现,文书已经按类别分好,还用小纸条标注出来源地。
非常醒目,也非常贴心。
眉头一挑,她看向旁边的秘书:“谁做的?”
“是阿仁少主。”秘书们瞅着她的脸色回答,“他见您桌上文书堆积过多,便自告奋勇为您分忧。您若是不喜欢,我们下回一定阻止。”
拂过那些细心摆放的文书,杨知月摇头否定:
“无需阻止,下回可让他帮着一起处理。”
秘书们一愣,随即低头应下。
就算诏书未下,阿仁少主的身份也没有丝毫动摇。
对待他的态度不能改变。
纵然不会读心,杨知月也猜到秘书们的反应。
随着地盘变大、从业人员变多,人心也逐渐乱了。
早已不复一穷二白时为百姓谋福利的全心全意,不免要掺杂许多筹谋与利益交换。
这种源自于人性的变化,杨知月阻止不了。
前年还判决了一位从武川就跟随她的心腹,罪名是贪渎敛财。
后来又在领地内狠抓了风纪,这才压制住人们浮躁的心绪。
纷杂的思绪涌上心头,杨知月赶忙平复,再不愿为此事分神。
忙忙碌碌处理完政务,她又琢磨起朝堂上的情况。
以许宫那日的言论,他肯定是属意自己出兵,百官无其它选择也会同意,只有皇帝绝不会松口。
这事放在平日很难搞,别人或威逼或利诱,总有松口希望,唯独皇帝……那可是皇帝,对他采取任何否定或强硬行为都是找死!
也怪不得许宫绕着圈才能算计成功。
这回有急着捧儿子上位的理亲王插足,皇帝应该会略有松动。
如果真要领兵平复江东,该从何下手呢?
杨知月不自觉思考起来,书房的灯盏直到月上中天也未曾熄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