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封号(2/2)
不过不是靠皇帝施舍,而是靠自己争取。
抛开偏见,他也得对杨知月竖起大拇指。
无视大臣们复杂的神色,杨知月随着大流迈入宫城,并踏着汉白玉的台阶一步步走向太极殿。
在门外站定,她目睹着大臣们纷纷步入殿内。
她还需要等皇帝召见后才能如其他人般正常入内。
时间过得很快,不多时太监拉长尖锐的嗓音喊着“上殿”,她听不到殿内的任何声音,只有空**的四周陪伴。
过了一会儿,殿内响起了纷乱的声音,似乎有无数人在高喊,杨知月暗自揣测,估摸是在劝说皇帝收回成命。
那群言官们哪怕知道此事势在必行,也要装腔作势地阻止一番。
这也不能说他们好笑,那是他们的职务所在。
如果有一天连言官也摆烂,放任皇帝乱来,这个国家才算真正地完犊子了。
不知到为何,她今日也开始胡思乱想起来,杂七杂八的跟正事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又等了片刻,许宫终于从里头走出来,杨知月没有忍住激动,快走两步迎上前。
许宫笑得很含蓄,似是在极力压抑开心,嘴角仍旧高高扬起。
他说:
“郡主,陛下有请!”
临到关头,杨知月反而冷静下来,她咽口吐沫,深呼吸两次。
然后,果断抬腿上前。
织锦的红裙曳过冷硬的地砖,灰扑扑的人群中乍然出现一抹靓影。
这座自建立至今三百余年的宫殿终于迎来了一位异性。
——第一位由正阳门走进的女性参政者。
非是皇后,非是太后,而是一位与皇室无关的女子!
目不斜视地前行,无视所有人明里暗里地窥探,杨知月在金銮殿上站定,缓缓俯身行礼:
“臣南平郡主见过陛下,请陛下万安。”
皇帝没有立即回话,沉吟片刻后,略显惊奇地开口:
“郡主今日装扮甚美,宛若堂堂辉光照亮了整座大殿,可见这殿上有个女人在还是不错的。”
这话乍一听便叫人深感不适,将杨知月形容成一尊移动的装饰花瓶,她自然对其不满,面上未曾表露半分,眸光微微闪动。
比杨知月更加无语的是朝臣们。
是你封她做公主,并给她上朝议政的特权,那么便不该表现出过于轻浮的一面!
这是大朝会,不是御书房,由不得肆意乱来。
一时间对皇帝的不满竟压倒对杨知月的不满。
史官们将众人表情记录在册,成为了让后世史学家倍感好奇的一笔:
——册封当日现场究竟是有多么不和谐,才能让史官写出“人人皆有异”。
通过朝臣们不善的目光,皇帝察觉出气氛的微妙。
他轻咳两声,随即让许宫宣布早已写好、按上玉玺的圣旨。
“……尔南平郡主,恭慎无违,恪勤有素。侍塞外而匪懈,夙娴诗礼之规。承壶掖以流徽,克佐苹蘩之职,兹仰承陛下圣谕,今册晋封尔为尊一品镇国公主,尔其敬承显命,贲翟舀以增辉,懋著谦冲迓鸿禧而匆替,钦哉。”
圣旨上写了非常多溢美之词,乍一听非常唬人,仔细一品……呃,这是改的晋升文书?
也不知道是第一次册封没经验,还是有心人特意搞事,整个册封圣旨非常不严肃,像是册封与亲王同职介的实权镇国公主,更像是册封后宫的某位得宠妃嫔。
朝臣们观感非常奇怪,有些耐不住的性子忍不住用余光去瞟杨知月,却见对方安之若素,全然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将安定两字发挥到极致。
人们一看没热闹可瞧,又不甘心地收回视线。
“微臣谢陛下。”
杨知月沉声谢恩,不用任何人提醒,从从容容地走到杨仆身旁站定。
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