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决心启程(1/2)
杨知月愕然回首:
“你再说一遍?”
若霖递上信件,并低声详细解释:
“并非一定要是少主,杨氏在信中说理解少主的特殊地位,如果您有另有用处,可以换成阿宁小姐。”
所谓的另有用处是跟其它士族或势力进来联姻,这是叫两方势力结合的最便利途径。
“不管男女,杨氏总要搭上一门亲事。”
杨知月脸色难看,这是要将武川跟杨氏深度绑定。
“怎么?我的出身还不足以让他们安心?竟还要找这种歪门邪道!”
“娘娘莫气,”被紧急招来的乐宁低声劝道,“杨氏只是担忧,您得杨仆大人助力得郡主之位,却来往始终不算密切,杨氏岂能不担心?”
他甚至提出一个看法:“与其说想跟少主和小姐接亲,不如说想要您表个态,叫他们安心些。”
沉思过后,杨知月承认这个解释更加靠谱。
盛家跟杨家之间有她存在,想方设法跟阿宁或阿宁结亲,不如催她生育拥有杨氏血脉的后嗣。
这里有个事实乐宁还要是提醒,“娘娘,您虽是弘农杨氏的嫡女,也算得上士族之人,可在大多数看来您这郡主之位来得实在莫名其妙,杨氏的邀请未必没有替您表明正身的意思。”
被他一点,杨知月迅速想起一茬:
“杨氏不认为盛家能够翻案,遂不觉得我可以用盛家妇的身份光明正大地出现。”
言外之意的确如此,乐宁悻悻一笑,没敢搭茬。
盛家的案子太过棘手,早些年他还抱有翻案的心思,近些年却逐渐歇了。
“不对,”杨知月敏锐地瞥目,“杨氏不会莫名其妙说这么一茬,以往虽对翻案不抱有希望,却从未表现得如此明显,甚至替我的身份另觅出处。
她立刻调来暗卫汇总的各处消息,一条一条地仔细翻看。
目光触及一张发黄的信纸时,眉头静静锁住。
熬过了寒冬,匈奴人再次蠢蠢欲动,再次朝西境发起突袭,河间王终是不抵,仓惶地退了四座城池,在边境百里来外维持住防线。
边军再狼狈之际也只是暂时丢城,过后便将城池重新夺回,河间王却并无夺城之意,仿若要放弃这四座汉城,任其流落敌手。
消息传到中枢,得到皇帝和朝臣的一致批评,皇帝连续发了三道责罚旨意,然而……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河间王上书推诿,言辞之间极尽诉苦自身委屈,至于夺城的计划和打算是一字未提。
众人也明白他只会坚守防线,不敢贸然进攻,忍不住又回忆起盛家镇守时的情况。
盛怀安的存在不算秘密,朝中重臣心知肚明,遂有人提出召盛家残部重新回朝,接手边军,以图维系西境安稳,莫要让匈奴过于嚣张。
杨氏在其中大力推行,指望着将自家姑爷子重新洗白,奈何皇帝大发雷霆,宁愿派太监监军,也不愿意召盛家回朝。
众臣明了此事不可回转,杨氏被迫放弃洗白计划,转而让两家接亲,以期望于借接亲方式跟杨知月在明面上拉上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