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立春啦!(1/2)
收完菜,杨知月又忙着重建地窖,处理用于留种的菘菜。
良种是种植业赖以延续的基础,它可以提高产量,可以改进品质,甚至能扩大种植面积。
所以,独立培育良种是种植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尽管杨知月能从系统里兑换最优等的种子,可系统能救一时急,不能救人一世,她不可能一直依赖着系统。
事实上,她一直秉持着能抛开系统单干,就抛开系统单干。
对学校的高级技能培训如此,对田间地头的良种培育也是如此。
她让选出几个老农,挑出一块田地,专门于良种培育,一定要为领地培育出稳定又靠谱的种子渠道。
有了菘菜大棚的成功收获打底,杨知月对红薯大棚升起了信心。
可立春比红薯先来一步。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乃是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意。
在南方自立春始,便进入了风和日和、万物生长的春季;在北方立春只是入春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闭藏的冬日。
可这不代表北方人不重视立春。
立春作为岁首在农耕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除旧布新等庆典皆安排在立春日及前后时段举行。
以上这些废话只证明一件事——随着立春的道来,杨知月忙疯了!
是真的疯了!
古人重视立春,按照他们喜欢的繁文缛节,必须要有迎春之仪。
可既然是仪式,迎春又那么重要,那必须事情做好准备,进行预演。
所以,又来了所谓“演春”。
杨知月操持完演春,赶在立春前一日又要操持迎春,将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龟子报春、铜鼓驱疫、祭太岁、秧歌、打牛等活动都要展开,忙得她一个脑袋两个大!
按照常态,这些事情应该由周悦竹主持,他才是怀荒名正言顺的管理者。
由杨知月出头,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
她对此颇有异议,担心会走漏风声,招来京中非议。
当前的第一要务是苟,要风光可以等苟够了再说!
可周悦竹铁了心要她主持,今年怀荒多了许多新人,内部秩序稳定中透着混乱。
由于领导层需要他来做掩护,导致大多数人对杨知月的态度模棱两可。
大家敬佩她吗?敬佩。
大家听从她的调配吗?听从。
可是该怎么称呼她?她到底是什么定位?是成功彻底篡位的统治者,还是给跃跃欲试的谋臣?
她的身份定位很尴尬。
其实此问题从众人对她的称呼中可见一二,有人唤她主公,有人唤她主子,更有人唤她大人,唤她夫人,唤她娘娘……
十个人中五个人称呼不同。
所以,周悦竹打定主意,一定要让杨知月组织立春祭。
这是只有县令才能做的事,他是在隐晦地(?)确定杨知月的地位。
可惜,这样一番好意对方却感受不到。
杨知月坐在县衙后堂,对请来糊春牛却因纸张颜色不对,彼此争论的匠人们心生无奈。
糊春牛是立春时的传统分散,由县衙聘请纸扎能手,与立春前于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
他们会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最后再糊上纸,涂上颜色。
前面几步都顺当完成,唯独到了糊纸这步卡住了。
这纸张的颜色颇有研究,如果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登”;如果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
所以,以往知县多用红黄纸,这可以更好的收买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