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权倾天下九千岁!(2/2)
既得了美观,又得了暖和,谁能不爱这玩意呀!
更重要的是,它昂贵!
嘿嘿,可别小瞧了这价格,这也算是杨知月告诉王青的一个小妙招:
越是高级的东西,价格越是要贵。
奢侈品懂吧?消费主义懂吧?
很多时候那些士族子弟买的是附赠价值,你卖的过于便宜,人家还觉得你这玩意不够珍贵。
也不必搞什么底层不卖上层卖的小把戏,那都是虚招式。
苍蝇再小也是肉,总不能让士族们掐住喉咙。
上上封信王青跟她抱怨,说士族那些子弟去寻他的麻烦,指责他将毛衣卖给了寒门(落魄的贵族阶层,非平民或庶民),搞得那两日生意都不好做了。
杨知月写信回他:
【你且告诉他们,一样的东西他们花了多少钱,你们花了多少钱。
同样是衣服,蔽体与美感可是两个概念,正是有这么些寒门做衬,方才能显出你们的尊贵来。】
这话本是杨知月瞎扯的,只是说出去好听,糊弄糊弄人傻钱多的世家子罢了。
谁曾料想后一封信王青回她:
【您的话的确有效,生意没受到半分影响不说,还比之前更加好做了。
我依照您的启发,还试着取最顶级的那件内衣进行了拍卖,两位不知哪来的公子哥竟在拍卖行杠上了,光那一件衣服就卖了五百斛栗米!
若是换成银子许是能更多,北方灾情虽然没有波及太原等地,但粮食价格仍有所上涨,其中栗米最为严重。
我有时也好奇,何等人家竟拿五百斛栗米买一件内衣。】
想到两人往日的信件交流,杨知月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真好,王青终于熬出头了。”
她拆开此次的信件。
【按您的吩咐,我在打探铁匠与锻造师傅,只可惜那些大匠早已经被士族收入门下,极难找到还是清白之身的寻常工匠。
好在,我在认识了一位大人,名为许宫。】
读到此处,杨知月眉头微蹙。
这名字听上去好耳熟,莫非又是原书中的炮灰?
【他是南京一位老太监的干儿子,他对我一见如故,听闻我寻些匠户便主动请缨,打算替我张罗一番。
我害怕此事打草惊蛇,坏了您的大计,遂在明面上将此事放下不提。】
“他还算有些分寸,知道这事不能假以外人之手。”
【我好奇许宫为何如此待我,试探一二后得知,原是那位老太监想要回京,妄着从我手里套一些新奇玩意。
依我之见,那老太监与许宫也是病急乱投医。皇城最多的便是稀罕物,去民间寻这些玩意,岂不可笑?】
“这可未必。”杨知月下意识回答,“那原书中从谷底翻身的九千岁便走了民间的路子,博得皇帝的欢心,这才从南京调回——”
等等!她神情一滞,这些关键词听上去为什么这么不对劲。
南京、太监、许宫……
天啊,对方莫非是后期的大奸臣,权倾朝野的九千岁——许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