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卖夫求荣成首富(完)(1/2)
如意巧妙地将问题从“是否欺君”转移到了“是否承认女子才华”以及“科举制度的公正性”上,问住了大殿的所有臣子。
是,打压一个才女容易,但传出去话不好听啊。
谁不知道皇太女手底下有帮子传话筒,若是惹了她不快,那没几日家里狗屁倒灶的事情,就会在京都大街小巷里传遍。
惹不起,都要脸。
一时间没人敢答话,大殿又陷入了沉默。
良久后,终究是皇帝开了口:“柳文心,你女扮男装违例参考,本属欺君之罪。但念你才华卓绝,确为状元之才,更兼其志可勉,其行虽谬,其心可原。朕便革除你的欺君之罪,保留违例之过,杖责二十,以儆效尤。然,其状元功名,系凭真才实学所得,朕金口已开,不予剥夺。即日起,柳文心便是我大周开国以来第一位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之职。”
皇帝的话一落,群臣便知阻碍女子求学、为官的那道无形却最坚固的高墙,已然被凿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再也无法复原。
因为有了柳文心便有程文心、张文心、何文心……有一便有二有三、四,有无穷尽也。
皇帝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下旨:“自此之后,科举之制,明确准许良家子报考,良家子即包含身家清白之男女,天下有才学者,无论男女,皆可报名应试,凭文章定高下,以才学论前程。”
群臣惊愕,但陛下金口玉言已出,此事已成定局。
而柳文心重重叩首,激动万分道:“罪臣,不,臣柳文心,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二十杖责,在此刻看来,轻如鸿毛。
如意看着这一切,嘴角终于露出笑意。
总算是没有辜负神医的期望,此事成了,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子走入学堂,拿起书本,她们目光不再局限于后宅方寸之地,因为她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名为“当官”的种子。
消息传出宫外,瞬间在京都闹翻了天,继而以惊人的速度传遍天下。
女子中了状元,陛下亲口御封,朝廷还准许女子参考了。
有人痛心疾首,骂纲常沦丧。
有人欢欣鼓舞,热泪盈眶。
更多的人是深深的震撼与茫然,然后是一种认知被彻底刷新的感觉。
原来女子不仅可以读书,可以做买卖,可以走在阳光下,还可以高中状元,入朝为官。
而十月得知此消息的时候,正是在北地开济安堂第五十六家分店的当天。
鞭炮声响起的那一刻,王芷兰神色激动地凑过来,拉着十月的胳膊大吼道:“十月,文心中状元啦,她是我们大周第一个女状元,哈哈哈哈哈第一个女状元!!!”
本来是去京都谋桩好亲事的王芷兰,在十月托付给她十多家铺子后,深深地迷恋上了赚银子的滋味儿。
这几年王芷兰都跟着十月天南海北到处跑,她们走到哪儿,铺子就开在哪儿,女子学堂也落在哪儿,男女平等的思想在落在哪儿……
柳文心就是十月和王芷兰在北地认识的,她是北地出了名的女神童,三岁可作诗,五岁能写文章,十二岁的时候就将当地的读书人都碾压了个遍。
然而因为她是女子,纵然满身才华,也只能当做无聊消遣,无地可施。
直到十月劝她考科举,并着重说了科举里那句“良家子”的漏洞。
柳文心不仅心动还行动了,而且她成功了。
十月被王芷兰晃得微微踉跄,脸上却缓缓绽开一个极其灿烂的笑容。
“她做到了。”十月轻声道,她望向南方,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金銮殿上那个解开束发、青丝垂落的倔强身影,看到御座旁那位嘴角含笑的储君。
这一切,并非偶然。
是她当年献上的《论科举取士书》埋下的种子,是皇太女如意五年来的苦心经营,是柳文心破釜沉舟的勇气,共同催生了这一刻。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她行的。”王芷兰依旧兴奋难抑,扯着十月的袖子,“走走走,今日必须庆贺,咱们济安堂所有成药,一律半价三日,不,五日。”
十月由着她闹,目光扫过周围的百姓,尤其是那些挤在人群里、因为济安堂资助才能进入女子学堂的小女孩们,她们或许还不明白女状元意味着什么,但她们的眼睛亮晶晶的,捕捉到了大人们那种天变了的兴奋。
一颗种子,已经种下。
不止在如意身上,不止在柳文心身上,更在千千万万这样的目光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