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乱世红琰蔡文姬 > 卫家求婚

卫家求婚(1/2)

目录

卫仲道家里派人来求亲了!

虽然说这应该是意料中的事情,但是蔡琰感觉还是有些突兀。再说,她心里的那个人,她认为应该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其实还是董祀。

当然,卫仲道比董祀优秀很多。卫仲道出生于经商大户人家,自幼衣食无忧,很早就被家人送到蔡家学堂读书。且卫仲道学业及其优秀,除了得天独厚的蔡文姬,学堂里无人能够与之比肩。况且他生性温文尔雅,一心读书立说,除了学业再无其他爱好。因此,深得大学者——蔡琰之父蔡邕喜爱。

对于蔡琰来说,她对卫仲道的印象也是极好的。但她对这个与自己在很多方面不相上下的人,少了些神秘感,多的是一种敬佩,一种以礼相待的客气。原先在蔡家学堂,卫仲道也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一门心思做学问。好倒是好,只是蔡琰觉得他身上似乎少了许多趣味。

而董祀呢,学业平平,但他头脑灵活,顽皮好动,总能想出些鬼点子,做出些出轨举动,让蔡琰颇感新鲜。况且,董祀为自己所做的许多事情,董祀对自己的一片痴情,早已表示得明明白白。两个人属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且董祀早已告知让自己等他五年。五年后自己21岁,董祀18岁,正是成亲年龄。

如果其他人家来提亲,蔡琰不会紧张,顶多回母亲一声不愿意就结了。但如今卫家来提亲,蔡琰不由得紧张起来。他知道,父母亲,尤其是父亲,他的衡量天平肯定是偏向卫仲道这边。

因卫家是世代经商大户,家境富裕,所以卫家的媒人带来许多彩礼。

丫鬟翠翠跑来告诉蔡琰,卫家赠送的聘金有五百万之多,都用青色的丝线穿着,挂在马匹身上。各色绸缎也有五百匹,还有许多从西域丝绸之路流传来的金银玉石首饰,以及来自南方的山珍海味。跟随媒人来蔡家送礼的有十几个人呢。

卫家请来的媒人是个模样周正的妇人,一说话满脸堆笑。她对蔡夫人说:“我们卫家公子,就不用介绍了吧,人品相貌你们都很熟悉。我就只把卫家的家境跟你们说一下吧。”

蔡夫人满面笑容地答道:“嗯,我们对卫公子印象很好呢。”

“卫家世代经商,家境殷实。卫仲道兄弟三人,他为最小。两个兄长都跟随父亲从小学习经商常识,长大后各地奔波,为家庭积聚财富。卫仲道从小就对经商不感兴趣,一门心思读书学习,喜欢四书五经,喜欢舞文弄墨。父母家人规劝多次都不为所动。、所以,家人只好把他送到蔡家学堂读书。

自从在蔡氏学堂读书后,卫仲道更是迷上了学习。偶尔回到家里,也是书不离手,整天咿咿呀呀背诵那些古诗文,偶尔弹弹琴,写写字。

父母亲也只好随他去了。二位老人说:他如果读书读得好,将来能混个一官半职也算不错了。家里的生意也不指望他了。

听说你家二小姐跟我家卫公子一样,也是学业优秀,知书达理,又生的美艳如花,他们两个如能结为连理,那可真是天作之合,美妙的碧人一双哦。”

媒人用一句赞美之词,结束了长篇大论的介绍。

稍稍停了一会儿,见蔡夫人没有回答,媒人又问:“蔡夫人,你们认为怎样呢?我家公子和你家小姐还般配么?”

蔡夫人道:“卫公子知书达理,琴棋书画都很精通,才华不在我家蔡琰之下。他性格有些内向,不善言辞,脾气倒是很温和的。只是他看上去身体不很健壮,有些消瘦,或许有些什么病症?”

媒人一听赶紧回道:“没有啊。蔡夫人你有所不知。卫家三公子因为是早产,所以一直赢弱。但是,他并没有什么具体病症,没有任何症候。我们每年买些补药给他服过,起到强健身体的作用。”

“那我就代表蔡先生谢过你,谢过卫家。至于说到底如何,我们全家还要再协商协商。到时候我们会通知你家的。”

媒人见状,急忙起来答谢。

蔡夫人让媒人把彩礼先送回去,等到落实以后再送不迟。

媒人说,卫家坚持要先送定金。他们就怕到时候蔡家变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