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曹操(1/2)
曹孟德果然没有食言。不久之后,他就为蔡氏学堂招来了第一批学生。都是附近一些大户人家的子女。
而且最重要的是,蔡邕羞于自己出面去谈的学费,他也一并带来交齐了。这些钱完全解决了蔡家的生活来源,而且是长期地,源源不断地。
这天,曹操专程来到蔡邕家里,商议学生入学的事。蔡邕和蔡夫人大喜过望。蔡家杀鸡宰鱼,热情款待曹操。
席间,蔡邕和曹操议论起了朝政。
蔡邕道:“老夫常年隐居此地,对朝野大事多有不知。以孟德看来,如今朝政如何?”
“嗨,蔡大人有所不知,如今朝廷,天子年幼,不理政事。还是那帮宦官掌权啊。什么中常侍,都是一帮狗官,乱杀忠良,腐败透顶!这种人当权,天下不乱才怪呢。”曹操皱起眉头说。
“是啊是啊,老夫当年不就是被王甫那个宦官欺负,最后流放到了五原荒凉之地,到如今仍然有家不能回啊。以你之见,如何是好?”
“曹某一直在上书进谏,希望当今圣上明察,惩治宦官,还朝政以清廉。”
小蔡琰-坐在一旁,听着父亲和曹操的对话,觉得很有意思。
曹操个子不高,最多也就1米7吧。可他身材健壮,圆脸,皮肤黝黑。最特别的就是他那双眼睛。
曹操的眼睛狭长,眸子很亮。而且说话之间,这双亮眸不时地旋转,足见其头脑灵活,善言能辨,机警过人。曹操盯着人看时,那目光犀利如炬,让人不敢与其对视。
史书上对于曹操的记载,让人深刻难忘的就是这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给人以乱世枭雄的感觉。但是,如果曹操是个不学无术的莽汉流寇,以蔡邕这样精通诗书,熟读历史的大学者,著名儒家,怎能与奸臣贼子为伍?
“来来来,喝酒!”蔡邕举起酒盅,与曹操碰了一下,又问道:“孟德最近仕途如何?”
曹操端起酒盅,一饮而尽道:“嗨,孟德仕途也不顺哦。蔡大人你知道的,曹某177年被任命为顿丘令…..。”
听到这里,好奇的蔡琰插嘴问道:“顿丘令是什么官职啊?“
“哈哈,蔡大人的神童女儿在发问了。你这小小年纪,如何知道问这种话题?”曹操大笑。接着,他耐心地对蔡琰解释顿丘令所管辖的地方,面积和人口。
时年曹操才22岁,就已经当上了类似如今的县长。
“我这女儿确实比同龄小儿聪明,学习诗词绘画弹琴下棋,门门精通。比她年长的孩子都不是她的对手哦。”蔡邕自豪地谈起小女儿。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曹操双手作揖:“孟德恭喜蔡大人,将来你的一身本事后继有人啦。”
曹操又喝了一口酒,接着说下去:“就在我当了顿丘县令的第二年,178年,你被陷害流放的那一年。我因为堂妹夫,滁强侯宋奇一事受了牵连。宋奇得罪了宦官被诛杀,查出我是他亲戚,立即被免去了官职。”
“哦。是这样啊。你被免职后去了哪里?”蔡邕问道。
“我被免官后,在洛阳无事可做,便回到家乡谯县闲居下来。”
“你闲居时做什么呢?”蔡琰又忍不住问。她觉得这个曹操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恐怖奸诈,反而是个大胆侠义的好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