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乱世红琰蔡文姬 > 神童初现

神童初现(1/2)

目录

“翠翠,不要……。”年幼的蔡琰,皱着眉头,不肯喝丫鬟翠翠端着碗里的羊奶。这种羊奶的腥膻味道,打死也喝不下去。

经历了许多天的旅途劳顿,蔡邕一家人终于平安到达了流放地五原郡安阳县。这里属于现今的内蒙区域。虽然这里是黄河河套平原,自然条件还不错。但毕竟是阴山北部的边远地区,经济和文化生活,较中原地区相差了许多。

在这大漠风尘弥漫之处,五谷杂粮不多,而牛肉羊肉普遍。不仅蔡琰不习惯,家中许多大人也不习惯这里的生活。

蔡夫人差家中的小厮们到街市上,用带来的首饰和陶器一类,换取粮食和日用品,还为小蔡琰姐俩换回了一些牛奶和羊奶。

蔡夫人见状无奈,又换了半碗牛奶给小蔡琰。牛奶的味道稍好一些,不如羊奶那般膻腥,蔡琰终于喝了下去。

“我也要喝牛牛……。”大蔡琰三岁的姐姐蔡珪,总要和蔡琰攀比。见蔡琰和牛奶,她也要喝牛奶。

蔡夫人只好把陶罐里不多的牛奶倒出一些给蔡珪。

喝罢牛奶,刚刚学会走路的蔡琰,跑到父亲的书房里去玩了。

宁折不弯的蔡邕,这时正在书房里写作他的重要作品《琴赋》。

虽然被流放到大漠边关,但他并不气馁。他生活在自己的艺术文学世界里。他并不后悔得罪了朝廷宦官。因为这个世道太黑了。如果不得罪他们,和他们同流合污,那才是自己不可饶恕的罪过。

看见蔡琰摇摇晃晃地走进来,蔡邕放下正在书写的纸笔,把心爱的小女儿抱到腿上。

“哈哈,我儿到底是喜欢舞文弄墨的哦。”想起周岁是给女儿“抓周”情形,蔡邕高兴地把着蔡琰的小手,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一转身,蔡邕看见了案几旁边的古琴。

他把小女儿揽在怀里,然后开始弹奏。

他弹奏的是自己谱写的《游春》。“蔡氏五曲”之一。

随着琴声**漾,蔡邕陶醉在自己的音乐里。他忘记了被流放,忘记了生活中的种种不幸。

而小女儿蔡琰,似乎也听懂了父亲的音乐,以及父亲的心情。她坐在父亲怀里,一动也不动,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地。

弹了一会儿,蔡邕生怕女儿觉得枯燥,就又翻出一本《诗经》来。

“来来,为父教我女儿读诗吧。”他把书翻到第一页,抑扬顿挫地朗读起来:“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诗经对于蔡琰来说,那是太熟悉不过了。她随口而出,根本不用思索回味。

“在河之舟……。”

“在河之舟……。”

蔡邕发现,蔡琰的跟读能力很强,于是干脆两句连读。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一个深沉的男中音和一个稚嫩的小女声,一前一后地响彻在房前屋后。

“夫人夫人,快来瞧瞧,咱家小女真是称奇!”蔡邕对着院内呼唤。

正在屋里教导丫鬟们做女红的蔡夫人,欣闻丈夫唤之,急忙过来看个究竟。

看到仅仅一周岁的蔡琰这么快就能够跟读,蔡夫人也吃惊之极。

看到母亲前来,蔡琰更加得意。很快便将《关雎》全文给背了下来。

“我儿真是神童!神童!”蔡邕大喜。

蔡夫人问道:“世人皆云孔文举(孔融)是当今神童,我儿可与那孔文举相比拟么?”

“当然当然。以我儿的聪慧,只怕是比他还要有才,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我蔡家虽无男丁,但有此女,老夫甚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