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丽泽开考(2/2)
荀夫子在看见文太师也给山长的推荐信时也很惊讶,但是在他看见其中字迹时,荀夫子对先前的困惑也有了一定的解释。
那柳明的字怕是得过那老人家的指点,不过至于李夫子问的柳明上文太师这疑惑,他也不知。
“你要是惊讶,你到时候等人进来了问一问便知。”
知道李夫子故意揶揄自己,看好的后辈居然不知道人家真实情况,荀夫子也不恼,就这么不显不淡的回了他。
李夫子当时也不再继续说起这事,转而道:“还有这周晁,是王大儒举荐的,与柳明是同一批的秀才,学问啊……”
李夫子不敢说扎实,对方的秀才名次可不算高,就连举荐他的人都只说有灵气,是块璞玉需要精心打磨。
不过这话说的,谁不知道是场面话?
与其说周晁是块璞玉,李夫子便道:“最惊艳的还是太平府洋州的沈雍举荐的苏昀,北方东平府的学子,十四岁便中了秀才,年少有为啊。”
思及此,李夫子抬眼望向考场,视线精准落坐在最后一排的三人身上。
此时,柳致远还在群里和妻女嘀咕,说考试还没开始,但是这里肃穆的氛围比之考秀才,还不如说和前世他考证时候一样压力大。
尤其是眼前这考官目光犀利,时不时的核对名单和人员信息,给柳致远一种他随时随地就要将人拎起来说他有问题,然后从不知名角落里冲出一群壮汉将人拖走……
好吧。
这么滑稽的想想,柳致远也不紧张了,只是他不断上扬的嘴角倒是惹得李夫子目光一直往自己这边看。
李夫子轻咳一声,扬声说道:“诸位考生,考题已贴于壁上,考试正式开始,限时三个时辰,落笔谨慎,莫要舞弊。”
他的话音一落,考场内只剩纸笔摩擦的轻响,窗外荷风穿堂,卷着墨香漫过案几。
这时没人关注这边宁静美好的画面,此刻的明远堂中正藏着一场无声的较量。
明远堂内,不少人正伏案疾书,三个时辰看似时间很多,但是丽泽书院壁上考题的题量也不少,若速度不快一些,怕是要做不完。
但是也有不少考生的动作显然并没有着急于下笔,其中便包括了柳致远。
他在展平宣纸凝神望向壁上考题之后,眸色微凝——丽泽书院的考题果然异于科举。
三篇策论紧扣时政,无一字涉四书五经死记硬背,尽是为官治理的实操之谈。
首题便问江南水乡水患频发应当如何治理与纾困。
此题论问的却是科举的平衡之道。
看似寥寥几个字,可是柳致远一眼便联想到这里科举制度该如何平衡寒门学子与世家子弟的仕途。
这题有点宽泛,甚至柳致远怀疑破题的角度可能也并不止他这个点。
而最后一题则是提到了商。
大梁的国本依旧是以农为本,虽然行商很是挣钱,可是暗里对商人的打压依旧处处可见。
可是商人,尤其是大商人在获得了足够财富之后,他们想要的便不只是财富……
可是这些却是在位者不被允许的。
只是不被允许,这种问题为什么会被拉出来让他们这些人谈论呢?
柳致远指尖轻叩案几,前面的问题柳致远都能在前两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之上对的上号,那按照规律来看,最后这一个怕也是有什么事件能够与之对应。
可,究竟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