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郡主吉祥(九)(1/2)
门外百姓议论纷纷,都觉得女子说得有道理,王爷王妃何等尊贵,怎么可能和普通百姓家里一样?
陆公公却抚着他雪了无须的下巴沉吟不语。
他打年少入宫,至今已有数十载,伺候走了先皇又接着伺候当今圣上,宫中之事他比谁都知道得多。
那些皇子们虽然在外人面前,的确是正儿八经地唤父皇母后母妃。但下了朝之后,尤其是在他们亲娘的后宫里,称呼则大不相同,他也的确听到过皇子公主们亦象平常人家那般,唤圣上阿爹,唤他们的娘亲“阿娘”,这在皇子公主们未成年时最是常见。
他不禁皱了皱眉,一时无法断定,江南王与他的王妃及子女之间,是不是也这样的情形。
彼时安阳郡主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唤阿爹阿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时老妪似乎想起了什么,与女子耳语了几句,那女子一副言听计从的模样,随即便改了口。
“哦,对了,叫父王母妃,那是叫给外人听的,私下里,本宫亦是唤阿爹阿娘的,这样才象一家人。”
苏缨拼命摇头,“不,在外人面前,亦是唤阿爹阿娘。阿爹说,人伦礼义原本如此,与富贵贫穷高低贵贱皆无关系,唤阿爹阿娘又不丢人。”
“对,不丢人。”门外的齐寿高喊一声,随即漕帮的徒众跟着高喊起来。
苏绣不吱声,但脸上明显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真实感受到了这个漕帮帮主的地位,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不知觉中,得意洋洋看向云中锦。
自进得州衙,云中锦便鲜少说话,那女子拿出漆盘后,她更是一言不发,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怎么,你对姐姐没信心吗?”苏绣拉了拉云中锦,悄声问道。
云中锦反问道:“那女子又带着厨娘做人证,又带着漆盘做物证,显然是有备而来。姐姐呢?”
“姐姐有我们做人证呀,至于物证……也不是非要不可。”苏绣嘴硬道,“虽然那女子比我们抢先一步,还用个破漆盘赢得了陆公公的信任,可姐姐铁板钉钉就是安阳郡主呀。我就不信,背后有整个漕帮支持的真货,能输给势单力薄的假货不成?”
云中锦正色道,“你不就是想显摆一下你人多势众嘛?要知道,有理不在人多声大,得真有理才行。还有,管好苏络,别象井底之蛙似的,以为有了漕帮天下就是苏家的了,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
“你不就还是对我耿耿于怀吗?”苏绣气得白了她一眼,“你可给我记住了,不帮我可以,不帮姐姐,不行!”
“姐姐是真的,你还怕啥?真金不怕火炼。”云中锦说着,掰开了苏绣的手。
云中锦觉得,众目睽睽之下她这个刑部来的上差,与漕帮帮主拉拉扯扯嘀嘀咕咕的,甚为不妥,于是干脆远离苏绣,站到了大堂正中间。
知州大人却都看到了眼里,心里头一琢磨,附过陆公公耳边耳语了几句。
“唔,有道理。”陆公公点了点头,随即咳嗽了一声。
“既然两位都说自己是安阳郡主,各有各的说辞,说起来又都有道理。那咱家就问几个问题,若说对了,就是真的,说错了,便是假的。真的迎回王府,假的打入死牢,你二人敢不敢试?”
那女子与老妪相视一眼,答道:“本宫就是真的,有何不敢?”
苏缨久久未答,苏绣急了,代她答道,“敢、我们敢。”
“唔,听好了,王爷的生辰是何时?”陆公公清了清嗓子道。
“十一月初二。”那女子与苏缨同时脱口而出。
陆公公点了点头。
“这有什么难的?每逢大日子,江南王府都会给百姓舍米粮,百姓受王府恩惠的多了,但凡有点良心的,都记得。”
苏绣一开口,立即赢得一片附和声。
“好吧。”陆公公又问道,“王妃娘娘的生辰是几日?”
“还是十一月初二,与我阿爹同一天。”那女子很快答道。
苏缨则犹豫了一下,说道,“我阿娘的生辰是十二初二。”
陆公公皱了皱眉头,苏缨说没有错。
那女子却并不慌张。
“公公有所不知,阿娘的生辰原本是十二月初二,与阿爹只相差一个月。有一年,阿娘觉得隔了一月又要大操大办甚是繁琐,就改与阿爹同一天。从那之后,王府都是在十一月初二那一天,同时为阿爹阿娘举办生辰宴。”
“那本是个喜庆的日子,本宫穿戴一新,给阿爹阿娘拜寿,想不到,竟是最后一次……”
女子说着,用丝帕试起泪来。
苏缨没有说话,咬着嘴唇,打了个寒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