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漕船撞墙(五)(1/2)
云中锦病体未愈头重脚轻,但抑制不住真相即将大白的兴奋,咬紧了牙关直奔富人区高处的那一片小树林。
这便是她想要证实的最后一件事
果然不出她所料,林子的最西面,有一丛翠竹,大约有十几株,都是多年生长的老竹,韧性十足。
最关键的是,这丛老竹的斜下方,正面对着刘府等高宅大院。
“上差是怀疑老吴从这里跃出去,跳进院墙去作案吗?这里离刘府的院墙足有三丈远呢,不,我看足有四丈远。”
甄有德对云中锦一意孤行,对于已经定案的事情非要节外生枝,早是心生不满,此时更是一副不屑的神情。
“三丈或是四丈远都无关紧要,只要竹子的韧性足够就行。”云中锦说道。
甄有德笑着摇了摇头:“我听说上差您今日不慎从墙上摔下来,把大家都给吓坏啦,上差现在可还好?不是本官不信你,就连上差这般身手不凡的都上不去院墙,更何况那个老吴?”
“我先前在刘府、谢府、高府搜寻的时候,曾在墙根处找到过几片干枯的竹叶,这几家的下人告诉我,后园花草虽多,但并种没有竹子。只是,在他们家公子出事的第二天早上打扫时,发现有一些竹叶。但是,这种情形,费府就没有。”
“这又能说明什么呢?”甄有德不以为然。
“说明甄大人您说得对,老吴没这个本事翻墙。我现在还不能断定刘光耀的案子是否老吴做的,但其他四人的案子,确定另有其人。”
云中锦不想过多解释,命人去弄根五丈长的纤绳和两个铁圈来,量出一丈左右的位置,系上一只铁圈,另一只铁圈则套于纤绳上,再将纤绳一端牢牢绑定在竹丛稍上。
好一通忙活,而后拍了拍手,唤众人远离观望。
“到底变什么把戏嘛?”甄有德嘀咕道。
只见云中锦气沉丹田,使出全力将十多株老竹全部往下弯到底,在心里默念了十个数,将手一松,竹丛弹开来,同时纤绳飞了出去,先前系于纤绳上的铁圈刚刚好套在院墙上方的铁蒺藜上。
随后,她抓着另一只铁圈,顺着纤绳一点一点朝着院墙滑去。
不多时,她已到达院墙上方,飞身跃入了墙内。
而院中并无任何反应,直到她拍了拍手掌,刘府巡视的家丁这才发现有人闯入,皆大惊失色。
“原来如此。”
甄有德与衙差们目瞪口呆。
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上差,您是怎么想到,歹徒是这样登堂入室作案的?”
“提醒我的,一是漕船撞墙,二是回春医馆的药单滑绳。”云中锦说道。
“漕船撞墙,乃因水闸蓄水突然放水而产生了巨大的冲力,平日里看似温文无害的水,瞬间就能将一艘船击个粉碎,犹如人撞墙便能头破血流呜呼哀哉。产生巨大能力的,不是水,不是风,乃是蓄力而发。原本不该出现在院墙里的竹叶,给了我启示。”
“正如甄大人所说的,今日我出了个大丑,欲上墙而摔落,被送往回春医馆救治。大夫开完方子,不用喊人来拿,往绳上一夹便滑向药工,药工抓完药亦是如此,可谓既省时又省力。那么,我便想证实一下,有没有可能人也可能通过这个方法滑进院子?结果大人人您看到了,我做到了。”
“唯一不同的是,我是从墙头跃入墙内的,而案犯极有可能是顺着纤绳慢慢往下滑,案犯或许没有把握能避过墙根处的铁锥吧,这便是我留下了一丈长的纤绳缘故,适才我于院墙内查看了一下,证实这是可以做到的。”
“之前我怀疑一个人,但一直想不明白他是如何进入这些大宅子的,现在,这个问题总算迎刃而解。”
“谁,上差您怀疑谁?”甄有德竖起了耳朵。
“瘸一刀,一个从京城回来的腐刑匠。”
“腐刑匠?”甄有德的眼珠子都快瞪出眼眶来。
……
富人区又一次热闹起来,许多人听说五子登科案又有了新发现,纷纷往小树林涌来。
因为老吴是云中锦亲自查出来的案犯,且他本人已供认不讳,而今官府业已定案,她却要推翻此前的定论,不免引起众人的种种猜测。
甄有德自不必说,知州大人对云中锦这番闹腾极其不满,撇下刚刚发生的漕船撞墙事故于不顾,匆忙赶到现场来。
就连久未出门的漕帮帮主侯一春,也在君无虞的陪同下,悄然隐于人群后面观望。
云中锦扫了一眼热闹的人群,眉间隐着点点忧虑,漕船撞墙死了九个闸夫都犹如泡沫一般听不到半点声响,而富家公子被阉却引得全城这般轰动,怎不教她心寒又万般无奈?
“好了,人够多够热闹了吧?想要推翻定案就赶紧的,否则案卷就送呈刑部了。”
知州大人皱着眉头,第一次未给云中锦好脸色。
“本官倒是要看看,你怎么推翻老吴是凶手这个定论的。”
云中锦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并没有说老吴不是凶手,他的确伤害了费三公子。但是,老吴并非唯一的案犯,我今日就是要与一个人对质,彻底揭开五子登科案的真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