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2/2)
沈演之听着她的计划,眼中的笑意越来越深。他的太子妃,总是能想出这些令人意想不到却又直击要害的法子。朝堂上的弯弯绕绕,她或许不精通,但对于人心和市场的把握,却有着一种惊人的天赋。
“这法子好是好,”沈演之沉吟片刻,“只是,动静太大了。会不会被御史参一个‘与民争利’、‘储君不稳’的罪名?”
宋清沅狡黠一笑:“殿下忘了?父皇的圣旨可是说,‘御品鲜’是‘利国利民之物’,让我们‘大力推行’。
我们这不叫与民争利,我们这是响应圣上号召,为国分忧,为民造福。至于花钱……花的是父皇赏的钱,谁敢有异议?再说了,我们不卖,只请大家品尝。
这叫‘恩出于上’,是殿下您体恤百姓,将宫中佳品与民同享。那些御史言官,就算想挑刺,也得掂量掂量,这巴掌会不会打在父皇脸上。”
一番话说得沈演之哑然失笑。他伸出手,将她拉回身边坐下,轻轻刮了下她的鼻子。“你呀,真是个小狐狸。”
宋清沅得意地哼了一声,随即又想起一事,神色郑重了些:“殿下,魏王这次虽然被降了爵,但根基未损。他母家在军中势力盘根错杂,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绝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得早做防备。”
“我明白。”沈演之收敛了笑意,眸色转深,“刘忠那条线,我会让刑部深挖下去。魏王被迁往南边封地,看似是惩罚,实则天高皇帝远,更容易暗中行事。南边……可不怎么太平。”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言下之意。南境有驻军,有盐场,还有复杂的江湖势力。将魏王这只猛虎放到那里,无异于纵虎归山。
这又是皇帝的一步棋。
他既敲打了魏王,又给他留了翻盘的余地,同时,也给沈演之这个太子,设下了一个更长远、更凶险的考验。
“看来,我们的酱油大计,得更快一些了。”宋清沅轻声说。
“御品鲜”不仅仅是一门生意,它是盐改策略的重要一环,是他们积蓄力量、推行新政的经济基础。只有这条路走通了,他们才能有足够的资本,去应对未来更加猛烈的风暴。
“明日,我陪你一起去户部。”沈演之开口道。
“啊?”宋清沅有些意外。
“总得先去会会那只老狐狸。”沈演之的嘴角勾起一抹清冷的弧度,“礼数要尽到。他若配合,我们便省些力气。他若不配合,我们再掀桌子也不迟。正好,也让他看看,我这个太子,不是只会在朝堂上动嘴皮子。”
宋清沅看着他,心中一暖。他总是在她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站在她身前。这种被人坚定地支持和保护的感觉,让她觉得无比安心。
“好。”她用力点头,“那我们明天,就去会会他!”
她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户部官署内,尚书李德裕正捏着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捻着他花白的胡须,一双看似昏花的三角眼,却精光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