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2/2)
柳史言的愤怒,不仅来自于景之图所说的消息,也来自于,景之图本身。
柳史言的手,在半空中颤了一下,终于,还是放下。他紧紧把住桌沿,指节泛白,双目赤红…
柳史言的反应,在景之图的预料之中:铁血无情,大公无私,士可杀而不可辱——来自于“亲人”的“欺骗”,恰是最大的“侮辱”…
所以,景之图并不打算告诉柳史言太多详情,以免“横生枝节”,枉费青岩的苦心。他们需要柳史言自愿配合,提供真实的内幕,而非仅以柳史言本人的伏法,作为事情的结束。
其实,事已至此,那些详情,也确实没有再说的必要——于事无补。
景之图向柳史言陈述了最重要的节点——
最后见过柳青岩的人,是苏致函。因此,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来自于苏致函的陈述:
苏致函和柳青岩一直保持联系。她在柳青岩珠海的寓所被姜将军劫持…柳青岩为了解救苏致函,同姜巧儿和姜将军起了冲突…姜巧儿在得知苏致函是姜将军失散多年的女儿后,举枪灭口。
姜将军为救女儿而死,柳青岩重伤。
追逃中,柳青岩和苏致函一起落海。苏致函被宇文欣的人救起,柳青岩失踪…景之图赶到时看到的,只是柳青岩落海海域,那一片浅红色的海水…
关于那场公海的交易,景之图只字未提。既然一切已经消弭于公海之上,就没有再说的必要。何况,那件事,也不能作为柳史言的罪证,而是,“另有他用”。
关于柳青岩的身份,景之图也没有任何过多的“猜测”——他只是在追捕姜将军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苏致函和自己的好友,柳青岩…
柳青岩对苏致函用情之深,柳史言同景之图都是明白的,所以,柳青岩为了和苏致函约会而出现在那里,并被“卷入”,并不奇怪。仅此而已…
抛开彼此的立场不同,对于柳史言,景之图始终是佩服的:譬如,柳史言的大公无私——不仅是对别人,对他自己,也同样如此。成王败寇,愿赌服输,柳史言绝不“赖账”。
所以,柳史言不会接受青岩的“救赎”,所以,青岩的身份,不能暴露…
那就权当如此吧。景之图心中暗自喟叹一声,就让他徇私一次,成全青岩的苦心….
聆讯室陷入长久的沉默…
多年戎马生涯的历练,让柳史言在短暂的震怒之后,恢复了镇静。
事已至此,再去追问更多的细节,已经没有必要。既然这一次,入局的是他自己,那就做,一个称职的棋子。
青岩生死未卜,只剩下青萍母女。
柳史言比任何人都明白权力的威力,更明白,权力一旦倾塌,所带来的后果。如同一门威力巨大的火炮,后坐力同样巨大…
高层权力的失势,绝不仅是跟红踩白这么简单,还有可能是,赶尽杀绝…
曾经的斯家,便是最好的例证。
唯一可能的办法,便是以自己的认罪伏法,作为事情的终结,将全部的注意力,都引到自己身上——如同斯冠群做的那样。死亡,是没有人可以拒绝的定心丸。
如果,青岩已经不在了,未尝不是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