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闵州“仁心堂”开业(2/2)
看着在药堂里忙碌,却是满脸笑意的女人,越凌风觉得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得到她了!
她不断地给自己惊喜,不断地做出虽不惊天动地、但却都是抚慰人心的事情来,这份一直被未知所冲刷的惊喜感,既神奇又让人感叹。
因为今天是义诊,柳六一个人忙不过来,杜若晴就加入义诊的行列,又看病又抓药的,把她忙得一天屁股都不着地。
越凌风却只能看着,一点忙也帮不上。
而且,他这尊大佛杵在那里,百姓还不太敢进门求医。所以他待了一会后,像在京城一样,被杜若晴赶回太守府,和郑兼议事去了。
一直到晚上,她还忙得回不了行馆。越凌风忍无可忍,亲自到药堂抓人,趁着空隙,又让人把药堂的门关了,这才让这一天的热闹与忙碌到一段落。
翌日,杜若晴和巩义莫忘祖商量好后续药材供应的细节后,把他俩送上回京城的马车。
杜若晴告诉柳六,如果生意再好的时候,忙不过来就雇人帮忙,反正最后的分账是在除去一切费用之后才算的。
柳六点头答应。他这段时间以来,见识了杜若晴的聪明才智和善良豁达的心胸,对她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会杜若晴说什么,他都一一应下。
秋生更是高兴的前跳后窜,让杜若晴觉得,这才是一个孩子所应该具有的活跃。
不过,杜若晴还是嘱咐了柳六,要让秋生多读书,哪怕将来不入仕,对自己的发展也是好的。
越凌风对这点很是认同,他甚至许下承诺,如果秋生想到京城求学,他可以让人安排。
秋生年纪虽小,但很有自己的主见。他说他不想去京城,只想一心学好医术,然后守在爹娘身边,一边行医,一边照顾父母。
杜若晴也不勉强他,觉得这个年龄的孩子能有这样的主见,也很不错。
人的一生,不管从事哪种职业,只要自己喜欢,自己愿意去做,都是好的。加上秋生的本性善良,又很孝顺,这样的人,放到哪里,都是可用的。
这一点,让杜若晴很是欣赏。
忙完了“仁心堂”的开业,水稻的蝗虫灾害也彻底得到解除,闵州所有的心愿已了,杜若晴便准备起程南下了。
临走的前一日,郑兼在太守府设宴,作为送行宴,也答谢杜若晴为闵州所做的一切。
杜若晴笑了:“太守大人其实不用这样,我们又不是不回来了,再说,如果你能将闵州治理好,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了!”
郑兼一撩官服,在两个人面前跪下:“臣蒙王爷王妃厚爱,提为太守,此后自当鞠躬尽瘁,为民谋事,若有二心,日后无颜再见王爷王妃!”
越凌风脸色温和:“嗯,如能这样,也不枉本王提携之心!”
杜若晴走上前虚扶一把:“郑大人,我送你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记住这个,你就能把官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