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春闺娇女 > 第三百二十七章 赈灾

第三百二十七章 赈灾(2/2)

目录

陈霆越比齐王晚到一步。

太监传旨的时候,齐王恰好在永寿宫,而陈霆越则在翰林院。

怀仁帝与几位阁老尚书已经商议了一番,虽然几位阁老一致觉得不妥,可怀仁帝仍旧一意孤行,决定派齐王与秦王赴灾区督导赈灾。

几位阁老的意思是灾区太危险,两位王爷是天子血脉,而且已经长成,万一在灾区出了什么事,势必会影响大周社稷。而且一次派出两位成年皇子,其余几位皇子及皇子生母一旦心思浮动,也会使朝局不稳。

“正因为他们是朕的儿子,”怀仁帝早已打定了主意,“朕才要他们亲身去赈灾。享受血脉的福泽、享受百姓爱戴尊奉,那么他们就要有福泽天下的雄心和智慧。否则,他们怎配为朕的儿子?”

阁老们知道陛下这是因为燕王之事迁怒于齐王和秦王,因而都不敢劝之太过。

礼部尚书于正卿有心要劝阻,新入阁的吏部尚书冯之筑却适时的拦住他给他递眼色,于正卿的话就哽在喉间。

“儿臣愿意赴受灾之地赈灾!”众臣沉默的当儿,齐王大踏步走进来,到得殿中撂起衣摆郑重跪地,“莫说有父皇的旨意在先,即便父皇不准儿臣去,儿臣也会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亲赴受灾之境。”

怀仁帝龙颜大悦,“好!不愧是朕的儿子!”边说边抚掌,“现在保宁和莱州两地干旱有蝗灾,南阳又洪水肆虐,你可有赈灾良策?”

齐王神情微顿,对怀仁帝拱手道:“儿臣觉得南阳险情更甚于其余两地,儿臣愿赴南阳解救百姓。至于应付洪水之法,应是堵不如疏。古时就有大禹治水之法,倒可以借鉴一二。”

一席话说罢几位阁老尽皆面露欣赏,冯之筑更是面带笑意的看向于正卿,于正卿不高兴的瞪了他一眼。

怀仁帝缓缓点头,这时外面小太监通禀秦王到,陈霆越进门行礼后怀仁帝以同样的问题发问。

陈霆越想了一会儿,才蹙眉道:“儿臣对蝗灾和洪灾不懂,儿臣觉得,父皇要派儿臣和三皇兄亲赴灾区的目的更多的是安抚民心,并不是以身涉险。而且缓解灾情之事自有工部及更有经验的官员去做,朝廷及各地首先应多筹集一些粮食,儿臣到了当地最先要做的就是开仓放粮,动员更多的百姓自救并协助官府,如此才能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

齐王的话是一心舍身赴险,却针对的是尽快解决险情而不是百姓。

泄放洪水并不是嘴上说得那么简单。在哪里打开口子、下游要经过哪里、洪水途经之地会损毁多少村庄多少庄稼多少房舍……,这些问题都要考虑在内。而且这件事一不小心就会伤及百姓姓命……

秦王一番话想得更多的则是百姓,虽没有齐王那么大义凛然,却更能得人心。

几位阁老听后纷纷点头,怀仁帝更是目露欣然,“那朕问你,你想去哪里赈灾?”

“儿臣谨尊父皇之命。”陈霆越恭声回道。

怀仁帝一拍御案,大声道:“好!拟旨:任齐王秦王为钦差赴灾区赈灾,”说罢稍稍一顿,深深的望了齐王一眼,才继续道:“齐王去莱州、秦王去南阳。”

齐王神情微变,后率先躬身领命。

陈霆越也领命应是。

这时成安看见侧门处有一个满面急色的小太监在那里搓手顿足的,他悄悄走过去喝斥道:“不长眼力见的东西,皇上议政呢,这个时候也敢来撞死?”

“哎哟爷爷哟!”那小太监急得快要哭了,“出了天大的娄子了,李婕妤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