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监守自盗(1/2)
送走章昊然,裴之砚收敛心神,重新将注意力放回眼前。
昨日踩踏的痕迹已被新的泥土覆盖,工役们依旧在忙碌,那具白骨被发现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个浅坑和已经腐烂后依稀可辨别的草席。
与昨日初看不同,今天吴光明找来负责此段河道的小吏。
那小吏见是府判亲至,不敢怠慢,又将发现时的情形仔细复述了一遍,与卷宗所记并无二致。
“当时除了白骨和草席,可还见过其他特别之物?”
小吏仔细回想,最终还是摇头:“回判官,真没有。那草席都烂得不成样子了,裹着骨头,旁边就散着几枚开元通宝,都绣得看不清字了。若有值钱东西,那些民妇怕是早就藏起来了。”
裴之砚蹙眉。
开元通宝……
这钱币流通年代极长,从唐初直至本朝,一次推断年代意义不大。
他环顾四周,金水河在此处拐了一个缓弯,水流相对平缓,两岸多是民宅后院或商铺的背墙,并非荒僻之地。
一具尸骨在此沉埋数年并未发现,倒也说得过去,但总让人觉得有些违和。
他让吴光明又询问了附近几家住户,皆言未曾听闻此地曾有何异常,更无人报过失踪。
这仿佛就是一桩最寻常不过的无头案,最终归宿就是记录在册,然后封存。
几人回府。
吴光明小声道:“大人,京都像这种无苦主的案子多如牛毛,不必太过上心。”
话音落下,轿厢内安静了一瞬。
裴之砚抬眸,目光平静地落在吴光明脸上,反问:“吴书吏,依你看,开封每日接收的案卷里,十成里,有几成是达官显贵亲自来诉的?又有几成,是如同这白骨一般,无苦主追问,无背景可依的寻常案子?”
吴光明一愣,张了张嘴,没能立刻回答上来。
裴之砚继续道:“我等食君之禄,分判刑狱,便不能因其寻常,因其无苦主而轻忽了。
“今日你觉得此案寻常,明日他觉得彼案可缓,积少成多,这开封府积压的便不只是文卷,更是无数沉沦的冤屈和人心。京畿重地,首善之区,若连官府都因案小便不究其底,何谈朝廷体面,官家安宁?”
他看了眼面色有些讪讪的吴光明,语气稍缓,“当然,你提醒的也有理,此类案件确实难查。
“正因其难,才更需谨慎,即便最终仍是无果,至少我等尽力查证过,无愧于心,无愧于这身官袍。”
吴光明脸上发热,连忙躬身:“大人教训的是,是下官短视了。”
回到府衙,他再次调阅了仵作的原始验状。
当看到关于尸骨埋藏深度的描述时,他目光微凝。根据记载,尸骨埋藏深度较浅,几乎就在河泥表层之下,这与沉埋数年的说法似乎有些矛盾。
若真是多年前沉入,即便在水流平缓的河湾,也应该后续淤泥覆盖得更深才对。
这个细节,昨日竟被忽略了。
他立刻唤来承德,低声吩咐了几句。
承德领命,悄然离去。
傍晚下衙回府,刚跨过府门,就见陆逢时拿着罗盘在院中走来走去。
见他回来,将罗盘收起。
“回来了?洗手,吃饭去。”
丁香端来温水,两人洗手,用帕子擦干,裴之砚牵着陆逢时先坐下后,才在她身边落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