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1983!(求订阅!)(2/2)
她这话一喊完,刚好就只剩下十秒。
此时,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全场跟着一起倒数:
“10”
“9”
“8”
……
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此时也在跟着一起倒数:
“6”
“5”
“4”
在一座红墙大院里,大家长也在跟着孙子孙女一起喊:
“3”
“2”
“1”
咚~
当喊到“1”过后,一声古老悠远的钟声不光在春晚现场响起,也通过镜头传遍了千家万户,宛若从历史长河深处传来的回响,又像是春天来临前叩醒沉睡万物的第一声惊雷。
它同时意味着,1982年成为了过去式。
新的一年,正式到来。
不过观众以为到这这台春晚也就结束了,感觉还挺舍不得的。
因为老实,这一届春晚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而正是因为如此,大家就越发舍不得它就这样幕。
不过也确实还没有幕。
还有最后一首歌。
也是后世春晚的保留节目——《难忘今宵》。
之前导演组想让陈浮生用《我相信》收尾,他感觉不合适,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把这首歌给提前创作了出来。
“这就没有了吗?”
华侨公寓,刘晓薇也以为就这样结束了,总感觉有些意兴阑珊。
杨红梅同样如此,低头看了看怀里已经睡着多时的大孙子,正打算抱他去床上睡觉。
忽然耳畔传来老陈激动的声音,“还有还有。”
“还有吗?”
杨红梅带着怀疑和期待的目光再次看向电视,发现果然还有。
而且似乎还是自家儿子跟唱《乡恋》的那个李估依的合唱。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
随着两人的副歌唱到第二遍的时候,镜头不再只是聚焦在舞台上,而是切换到了台下。
就见东南西北的美食被一盘盘地端上了桌,热气腾腾,洋溢着团圆的暖意,有元宝似的饺子,有晶莹剔透的南方年糕,有寓意“年年高”的八宝饭,有象征“红红火火”的冰糖肘子,还有各色精致的点心瓜果,琳琅满目,勾勒出一幅活色生香的年夜饭图景。
镜头扫过观众,围坐在圆桌旁的演员和各界代表们,脸上都洋溢着轻松而欢快的笑容。
有人举杯互道祝福,有人为身旁的同伴夹菜,熟悉的、不熟悉的人在此刻都如同家人。
刚才颇受关注的香港歌手张明慜正笑着将一颗花生米抛入口中,戏曲名家旁边坐着年轻的舞蹈演员,大家不分彼此,沉浸在节日的喜悦里。
很快,歌声渐入尾声,镜头再次拉回舞台,李估依和陈浮生边唱边朝着镜头挥手。
“告别今宵,告别今宵,无论新友与故交……”
红墙大院里,一位老人看到这,长长松了一口气,叹道:“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