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 第352章 底气十足敲竹杠

第352章 底气十足敲竹杠(1/2)

目录

“当然不能赖账。非但不能赖账,还要发存积引,加强信用。”

“这是何解?”毕自严越来越迷茫,“老朽是越来越糊涂了。”

“陈兄有所不知……”

倪元璐知道陈子履没在盐运司呆过,以为不通盐政,于是好意提醒:

盐引分为两种,一种叫存积引,一种叫常股引。

别看存积引带“存”字,实则优先支取,非常抢手。

反倒是常股引,受限于四大盐运司的产出,往往要排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使用。

在扬州的“引市”,存积引价格居高不下,往往是常股引的两三倍。

比方说常股引0.8两,存积引则可以卖到1.5两,甚至更高。

其实也很好理解,盐运司也不想盐引变成废纸,肯定优先解决“存积”问题。

陈子履有AI辅助,哪会不知其中奥秘,提出增发存积引,正是因为更值钱。

其一,100万道存积引,换150万两军费,刚刚好;

其二,几乎所有盐商都认,信用非常良好。

商人拿到盐引之后,如果确保能提盐,就不会一窝蜂去提。

看似增发100万引,实则不需要兑现那么多,第一年大概一半就够了。

因为盐提多了,一时半会卖不出去,反倒因为库存过多,压低了盐价,导致亏本。

毕自严、倪元璐都被说得晕头转向。

他们顺着思路慢慢想,终于理解了两三成。

意思是如果盐引一直握在商人手里,或者流来流去,就不会造成挤提。

换句话说,那些暂时不提的盐引,就是朝廷写给商人的借据,即“借钱打仗”。

陈子履连连点头,称二人理解得不错。

现下盐运司一半兑现常股引,一般兑现存积引,大约是五五开。

盐商拿“皮岛存积引”去提盐,只需把常股引挪到明年就行,应付得过来。

总而言之,以四大盐运司现有的产量,即可保证存积引的信用,无须惊慌。

毕自严还在沉思,倪元璐却很快发现漏洞。

倪元璐道:“如此手持常股引的盐商,怨气就大了。若影响明年开中,九边恐怕无粮可吃。总不能九边也给存积引吧。”

陈子履道:“谁说不能呢。盐引本来就该应提尽提,所谓常股引,实无必要。”

倪元璐道:“那明年又哪来的盐呢?要知道,每年发出去的盐引,都比盐运司所产要多。”

“有一年准备,我们可以增产呀。”

“谈何容易,倘若能轻易增产,盐引如何会淤积?”

陈子履不以为然道:“盐不就是海水煮出来的吗?莱芜、佛山多卖些铁锅,煮就是了。四大盐运司煮不过来,还有广东、海北、辽南、高丽呢。运回扬州加官封,不就是淮盐了吗?”

倪元璐再次傻眼。

从别的地方运盐到两淮、长芦封包,涉及到了盐政的根本——产地、行销地的严格限制。

动静之大,无异于一场盐政大地震。影响之深远,恐怕不是一两年能看出来的。

特别高丽盐,竟浮海运到大明来卖,简直匪夷所思。

陈子履却很不以为然。

盐又没有姓氏,哪里产的还不是一样吃。

高丽三面沿海,向有煮盐的传统,早前后金还没夺取辽南,就从高丽买盐吃。

既然后金可以买,大明为什么不可以买?朝廷收了税,盐运司打上官封,就是官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